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我诞生在生机勃勃的农村,
天真无邪,怀揣对大自然的无尽好奇与探索欲望。
对我而言,八十年代更多的是一种影响,
因为当时年纪尚小,记忆所及有限。
夏日的清晨,
阳光犹如精灵般透过树叶的缝隙,
洒落在地面上,
形成一片片金黄色的光斑。
我和一群小伙伴总会在这个时候相约,
一同前往小树林探险。
我们的目标各式各样,
有时候是弹玻璃珠,
那时我拥有满满一抽屉的各式玻璃珠。
我们会在茂密的林间穿梭,
攀爬高大的树干,
寻找各种有趣的小玩意。
有时,一颗造型奇特的小石头或一个马蜂窝都能让我们快乐半天。
我们会勇敢地与马蜂斗智斗勇,
只为了获取那个挤满蜂巢的蜂卵。
当我们发现一个小小的鸟窝时,
那种从心底涌出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我们会小心翼翼地将鸟窝取下来,
仔细观察里面的小鸟和鸟蛋,
然后轻轻地将它们放回原处,
让大自然继续守护它们。
午后的阳光炙热而灿烂,
小河波光粼粼,仿佛在向我们发出邀请。
于是,我们会迫不及待地脱下衣服,
光着屁股跳进清凉的河水中,
享受那种透彻心扉的凉爽。
我们在水中嬉戏、打水仗、比赛游泳,
尽情享受着夏日的欢乐。
有时,我们还会潜入水底,
寻找那些稀奇古怪的石头,当然也包括躲藏在石头缝里的小鱼小虾,
它们常常会成为我们晚餐的美味佳肴。
而村头的小荒塘则是我们的专属鱼塘,
每年我们都会在里面摸田螺、钓鱼。
那时候我们没有鱼钩,
就会偷偷地拿家里的针,
用油灯烧红后用铁钳弯成勾状。
如果偶然发现有大鱼在鱼塘里出现,
我们就会兴奋地回家拿上水桶,
叫上小伙伴一起去实行干塘抓鱼行动。
傍晚时分,
我们会去粘知了。
我们拿着细长的竹竿和自制的粘液去寻找那些趴在树干上的知了。
当竹竿靠近时,
知了会发出刺耳的鸣叫声仿佛在向我们发起挑战。
我们会用沾了粘液的竹竿慢慢靠近,
在合适的时机猛的一戳,
基本上每次都能成功粘住知了的翅膀,
然后放进一个小竹篓里。
晚上,那些被抓的知了经过简单的处理,
就变成了我们的美味零食,
让我在梦里都能回味那油炸知了的香味。
那时的我除了掏鸟窝、游泳和粘知了,
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农活。
我记得那时候的农田里种满了水稻和玉米,
每到农忙时节我就会跟随父母一起去田里劳作。
我会帮忙插秧、收割稻谷、晾晒粮食,
虽然过程辛苦但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
那时的农村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对我来说却充满了乐趣。
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丰收,
如何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收获。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为一个独立而坚强的人,
也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如今回忆起那段旧时光心中依然充满了感慨和感激,
那是我一生中完整而美好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