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事想象中跟实际情况并不一样。
这两天读《月亮与六便士》,它属于世界名著,却给了我一种错觉,看着这简单的书名,我一直认为它属于青少年读物,属于通俗易懂的那种类型。说不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可能根源还是来自我这浅显的认知吧。
书的背部封面上有三个名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第一个是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的评论,他说,“《月亮和六便士》呈现出一个小说的世界,那里充满了美好、艺术和完美。”
第二个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到灯塔去》的作者伍尔芙,她说,“读《月亮和六便士》就像一头撞上一座高耸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彻底解体。”
这两条评价说的都比较深奥,让人看了除了留下一个这是一本被人评价艺术成分很高的书的印象外,不亲自去读的话,再难以对《月亮和六便士》有更清晰的了解。
第三个则是中国前著名影视演员监制片人范冰冰的评论,她说,“这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就像人们追寻的梦想,但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最后会一无所得;“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价值。你追求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看完之后也许你会陷入沉思。”
不知道为什么出版社将一位影视演员的评价跟两位著名作家的评论放在了一起,可能中国读者对范冰冰的了解远超另外两位吧。不过这一条评论就“接地气”多了,更像是一则简介。我能看得懂这条评论,也能从这条评论中猜测这本书写了什么。当年或许就是因为只能看得懂这条评论,所以就按照这几句话所表达出的意思给这本书贴上了标签。至于这本书真正的内容,从买了它到现在一直存放了很久一直没读,所以我也不知道。范冰冰不亏是影视演员监制片人,知道什么样的话语更能吸引人,至少读完她这几句话你真的想拿来这本书一探究竟,“你追求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当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错了。
第一章我就有些读不懂!
因为是汉译图书,所以不会有太过生僻的文字,但是就是这些都识得的文字组在一起我竟然无法明白它的意思,于是一句话要读几遍,好不容易把这句话的意思读明白了,整个段落所表达的意思我又理解不了,以至于我总怀疑自己刚读通的单句的意思放进整段文章中是不对的。
生涩的读完一章,大脑中一篇模糊。
作者表达了什么,作者想说啥?
好难读!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难道就是因为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读懂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