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头村的寓意
在我们家乡流传着这么一段歌谣,“碾头的水,申家庄的碳,禅房头的姑娘不用看。”其中所述的碾头,就是我们村,养育我成长的地方,故事就从“碾头村”的来历说起吧。
杨高源在《碾头村概述》写到“吕梁山中段东麓横亘着一片广袤的黄土丘陵,在那绿荫覆盖,河流纵横,浩如烟海,状若波涛的千山万壑之中,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山深处,熠熠生辉。这里因共产党、八路军领导人民奋起抗日,救民族于累卵,救民生于涂炭,成为吕梁支脉狐歧山下的小延安而为世人瞩目;又因一群革命革命先驱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誓死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而在华夏闻名;更因一部宣传红色文化,继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史诗而彪炳千秋!它,就是中国革命史上闻名遐迩的碾头村。”这是养育成长的地方。
图一 航拍碾头村我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刚刚牙牙学语,爸爸就告诉我,有人问,你姓什?你就说“姓武”,您是哪个村的?你告给他“碾头的”。碾头这两个字从小就刻在了我心里。
长大一点后,好像记得是四、五岁吧。妈妈说“我去西疙瘩碾谷,你也去吧。”我就高高兴兴的拿了一个笤帚跟着扛着一袋谷子的妈妈来到碾儿旁边,看着妈妈先拉来一头毛驴,架在从碾儿中间横穿而过的一根木柱上,并把毛驴的眼睛蒙上,再把一部分扛来的谷子倒在石碾儿下面的青石圆台上,用笤帚扫平整。妈妈说,你躲远点!妈妈用手一拍毛驴的屁股,大喊一声“驾!”毛驴就开始围着碾台一圈一圈的转。我看见毛驴走得慢了,我也学着妈妈喊了一声“驾!”,毛驴就又走快了。心里真得意。过了一会儿,妈妈低沉的喝道,“驭……”,一拉驾毛驴的绳子,毛驴就停下来了。我说,你怎么不让它碾谷了?妈妈说,你看,谷子的皮都脱下来了,露出了黄黄的小米。于是我帮妈妈把碾好的米从碾台上收起来,放在一个大簸箕里。把未碾的谷子再加一部分到碾台上。毛驴碾谷,我和妈妈就把脱下来的谷皮(糠)和小米分开。好神奇,不长时间,我们就用这种传统的毛驴拉碾子的办法把一袋谷子碾完了。妈妈说,100斤谷子能碾70斤小米,30斤糠。妈妈把毛驴还给了乡亲,我和妈妈把碾儿打扫的干干净净。妈妈扛上小米,我扛上糠,一路上说说笑笑,快快乐乐的回到了家。
图二 碾子 图三 毛驴拉碾子我三、四岁的时候,爸爸就教我认识了好多字,妈妈说我们村就我家有这种彩色的识字卡片,我把它保护的好好的,一共有204片。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碾儿的碾和碾头的碾一样吗?”妈妈说,“一样样的”。我懂了,原来妈妈说的碾和爸爸说的碾是一样的,当时心里可美了。我六岁上学,上学后,认得字就更多了,好像以前搞懂了的事,现在又不懂了,问题愈来愈多。我问爸爸,“为什么咱们村叫碾头村呢?和碾谷子的碾有关系吗?”爸爸说,咱们村碾儿是多。我又问,“那儿还有碾儿?”爸爸想了想说,“村东头高处东疙瘩有,村西头高处西疙瘩有,村东南头沟里有,据说村东头低处煤窑西面,你同学二马家住的哪儿原来也有一个。”爸爸思索了一会儿又说导,“有意思,村里的碾儿都在村头上,咱村叫碾头村”。我好像又懂了,我们村之所以叫“碾头村”,是因为碾儿都在村头上!嘿嘿🤤🤤🤤
注: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