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着阿尔菲·科恩所著,科恩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讲师,同时也是美国进步教育的领军人物。他探索出了关于儿童教育的一系列先进理念。《无条件养育》是科恩第一本关于孩子教养的图书。在本书的序言中,翻译作者小巫就指出:科恩是一个十分偏激的学者,偏激并非贬义词,相反它是说科恩在学术上的严谨。
《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一共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有条件的养育模式,第二部分科恩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方法和建议,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无限的接近无条件养育模式。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验作为论据,十分具有说服力。
说起无条件养育,或许作为父母我们都会认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给予孩子的爱当然是无条件的,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科恩在书中提到,要想知道什么是无条件养育,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什么是有条件的养育模式。
科恩指出,有条件养育就是看中孩子的行为,而非孩子本身。作为家长我们或许经常如此,在我们的孩童时代,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所谓的有条件养育。不信大家来看看:
爱的暂停——孤立孩子暂时收回爱;
奖励与惩罚——承诺奖励,做错了就惩罚;
过度管制——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替孩子做出选择;
仔细想想,我的童年里好像这每一条都有经历过,做错了事情,除了被父母一顿臭骂,还会被不理不睬;经常会提出如果考试好了就给奖励,但是做错事了就是一顿“竹笋炒肉”,好像很少具有选择权,所有成长上的大事都是父母说了算。这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有条件养育的模式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
是的,在看这本《有条件养育》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许多传统的看法。我们知道要尽量少去惩罚孩子,但从不知道表扬和奖励也最好不要被频繁使用,因为表扬和奖励都属于正面强化,会让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本身失去情趣,更多的关注于为了得到奖励或者是表扬。
惩罚就更不用说了,科恩指出惩罚的后果就是:惩罚令人暴怒;惩罚会让孩子和家长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惩罚最终都不能成功的解决问题;惩罚还会破坏我们的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是惩罚会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让孩子学会惩罚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尽管我知道在养育中惩罚要尽量被少用,但是自己从来没有仔细的思考过,惩罚这种“身教”会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也在不断的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但是看到《无条件养育》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它告诉你错的为什么是错的,而对的为什么是对的,看过了那么多的育儿书,再看《无条件养育》,无条件的养育方式好像为那些零零碎碎的科学育儿方法找到了根源。
什么是无条件养育——孩子本身比行为重要。就是说孩子的行为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我们应更多的去关注孩子自身而非行为。科恩也指出,这世上并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任何一种养育模式可以按部就班的去进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行为无限接近无条件养育。
作者为我们提出了无条件养育的13条原则:深思熟虑;重新考虑自己的要求;专注长远目标;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不仅改变行为,而且要改变视角;尊重、尊重、尊重;做到真实可信;少说,多问;记住孩子的年龄;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不说没必要的“不”;不要那么死板;不要匆匆忙忙。
和有条件养育比较来看,无条件养育模式把更多的改变放到家长的身上而非孩子的行为方式。没有具体的方法,我们只能尽量的去避免做一些事情。比如什么事情应该是被限制的——爱的孤立;远离威胁,远离贿赂——好比不要总是说我再也不带你出去玩了,不要去给孩子购买太多他想要而不是他需要的东西;有关成功和失败,不要过分的去关注孩子是否成功,给孩子制造出只有他们成功了,我们才会为此骄傲的心里感受;此外,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努力的去和学校一起共同努力,做无条件养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来说当然更好。
说到有条件养育,好像我们总会“对号入住”,很快找出哪些是有条件养育的模式,但是说的无条件养育,尽管科恩提到了许多的原则和方法,让人总是感觉有一种虚无的感觉,就是我不知道如何来做。我想原因有二,其一,作为父母,我们深受自己成长环境的影响,或许我们的成长环境决定着我们的养育模式。其二,我们一直在实践的都是有条件养育,而无条件养育我们还得继续去实践与摸索。
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环境决定着我们的养育模式,作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分别是我们所信奉的;所感的以及所惧的。什么是我们所信奉的,就是社会的大环境会影响到我们对孩子的看法与做法,如果大家都觉得和孩子开玩笑不是什么大事,或许我们也就会默许;所感的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影响,当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失去耐心的时候,小时候我们是怎样过来的,这种方法也会被我们用到对待自己的孩子;什么是所惧,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养育模式缺乏自信,甚至害怕。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害怕自己失去强势的家长往往是最强势的”。
作为父母,我们或许因为自身的局限而选择了有条件养育,但是看过这本《无条件养育》之后,让我知道,有条件养育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在养育这条路上,我们嘴巴上喊着无条件养育,但在养育的过程中却总是被有条件养育所左右。是的,养育是任重道远的,但任重道远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正向书中所说: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的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0}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