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 除夕 周六 深圳晴 1201/1000
【主题】日常记录
【字数】1246
可能我们所有人小时候都听过关于“年”的故事,在大年30守岁时,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亦或者爸爸妈妈都曾经为我们讲过。大抵是很久很久之前,有头怪兽叫“年”(夕),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就会出来伤人,这一天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就都躲在家里不出门(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团聚),以免遭到“年”的伤害。久而久之,人们发现了“年”有个软肋,这个怪兽害怕红色和动静较大的声响。于是,在大年三十这天,人们就穿红色衣服、贴红色春联、挂红色灯笼,燃放鞭炮和烟花,这样年就不敢到村子里来伤人了,而大家就可以享受喜乐平安的年三十了。
今天大年三十,大家的年夜饭准备好了吗?
在享受我的年夜饭之前,完成我今天的简书打卡任务:印象中的年。
印象中的年之一:年夜饭
老家的年夜饭有2个批次,即使同在一个县城的人们也如此,一批是早上吃一批是晚上吃。这两种年夜饭的时间可能各自也都是沿袭了父母甚至更早那一辈乡村老家的传统习俗。
早的那一批年饭,姑且称为年早饭吧,可以早到早上4点开饭。这些家庭的父母年二十九那晚基本不会休息,如果休息也最多一两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准备年饭,因为要赶在4点或更早前开饭。吃饭之前敞开家里的大门,在自家门前的院子里放一串鞭炮,表示准备吃年饭啦。在动筷子之前,还要有个祭拜先祖的仪式,仪式毕就可以享用年饭了。一边吃着年饭一边眼看着天空明亮起来……
晚的那一批年饭,时间就没有那么具体了,可能是下午5点也可能是下午6点。在老家县城居住了2代以上的家庭基本都是晚上吃年饭,吃年饭之前的仪式和吃年早饭的仪式基本相同:放鞭炮(现在老家已经不可以放鞭炮了)、祭祖,之后就愉快享用大餐……
印象中的年之二:不退菜(“财”)
老家到现在,老一辈的人们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还有劝菜及往客人碗里夹菜的习惯。春节给老一辈拜年,他们表达爱或谢意的方式就是自己亲手做好一大桌饭菜留客人在家里吃饭。吃饭期间一定会往小辈碗里夹菜,而夹到碗里的菜是不可以退回去的,理由是不退菜(财)。而吃完长辈夹到碗里的菜也是晚辈对长辈所做的菜品的认可和夸奖,表示菜做得真好吃……
记得那一年,老妹一家回了湖南。我们一大家子上舅舅家拜年,出发前老妈告诉老家在东北的老妹的先生(妹夫)老家不退菜的习俗,妹夫表示明白了。到了舅舅家后,妹夫先是夹了块腊肉,还说了一句“腊肉真香啊”。于是,妹夫碗里堆满了腊肉……后来再到过年时打视频电话给老妹一家,回湖南老家过年呗准备好腊肉啦。妹夫头摇得如波浪鼓“不吃腊肉了,不吃腊肉了……”
印象中的年之三:不歇业
在老家,这几天可能大部分人都在家里团圆休息不工作,那些做生意的也歇业几天,一般都会在正月初八打开店门。
而今天的深圳很多店铺都还在营业,想买啥依然可以买到。早上6点多我在某团下了蔬菜、鱼和鲜花,20多分钟就送到家门口了;11点顺丰也送来了快件……和平常一样,都还在各自忙碌,春节不歇业。
……
此时的我在深圳,还有一章PPT待完成……
……
祝愿大家兔年吉祥,喜乐安康!事业学业生活“兔”飞猛进,大展宏“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