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女儿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都会哭,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是这样,每天早上我都心惊胆战的,我害怕又听到她的哭声,烦死了,以前哭的时候我还会哄他,时间长了,所有的耐心都被磨光了,搞得现在只要一看见她哭,我的心就会揪成一团,心中的怒火蹭蹭往上升,然后冲她大吼一顿,结果她哭闹得更厉害,我也更烦。
家里的长辈都说这是孩子的“起床气,”大一点就好了。而我就搞不明白,我天天都在她身边陪着她,又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玩,每天早上有什么好哭闹的呢!
直到看了《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之后,才意识到,孩子哭闹背后有原因。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全书以24个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真正懂孩子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作者布拉夫曼是医学博士,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50年来,一直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来,在玛丽王后医院他一直负责组织五岁以下幼儿及家长的每周见面会,代表作有《图画的语言:心理咨询新发现》《打开心结:如何与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等。
正确解读孩子情绪后面的原因
事实上,孩子的每种情绪都是一种沟通,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解读孩子情绪后面的原因,那么结果也会让我们满意。
三岁的杰里米因为便秘苦恼一年半了,在尝试过各种治疗办法,包括其他方面的心理咨询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转诊到了布拉夫曼这里。
布拉夫曼按照这类会面的惯例,首先开始跟杰里米说话,画画(如下图),晚一点再让他妈妈加入谈话。
从杰里米的画中,布拉夫曼博士解读出杰里米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城堡里面有一只怪兽,他很不高兴,怪兽中间的曲线是他的肚子,最下面的横线是一个门,挡住不让任何东西出来。
而站在杰里米的角度来说,他不清楚自己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误认为排便是有怪兽在身体里制造混乱,所以才会如此害怕让自己的粪便排出来。
杰里米听到布拉夫曼的话后露出了笑容并表示认同,随后布拉夫曼向他解释了排便是日常生活的一个正常部分,要求杰里米定时上厕所,让排便系统自动形成规律。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刚一回到家,杰里米就要求妈妈带她去厕所,能正常地排便了。
布拉夫曼指岀:“孩子的身体症状是其内在情感困扰的外在表现,因为孩子无法克服自己的焦虑,于是就通过外部症状来寻求帮助,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表达自身苦恼的语言。”
爱孩子的前提是懂孩子
很喜欢一句话:心比长相重要,懂比爱重要。
有一次,参加一个育儿讲座,主讲老师说爱自己孩子的爸爸妈妈请举手,结果,大家齐刷刷地举起了自己的手,主讲老师还调侃道:两天的课程中,没有哪一次的举手有这次这么整齐、有力。
我想,如果要问每一位做父母的爱不爱自己的孩子,大家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爱,可如果要问,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懂孩子吗?
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出身医学世家,26岁出版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却在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发现于自家卧室上吊自杀。
上学时,林奕含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却在13岁那年被自己最崇拜的国文老师性侵,那个时候的她根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只能压抑在心里。
有一次终于鼓起勇气向母亲求助:“妈妈,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里没有性教育。”妈妈回答道:“只有有性需求的人才需要性教育。”林奕含不死心,又问妈妈:“妈妈,怎样看待师生恋?”妈妈的回答是:“师生恋是女生发骚。”
妈妈的回答,让林奕含更觉羞耻,如果当时林妈妈能好好安慰一下她,抱抱她,那林奕含心里是不是会舒坦一点。
作为一个有女儿的妈妈,反思自己在女儿哭闹时的粗暴表现,却从不曾想过或者问过女儿为什么早上醒来时总是哭闹,对此,我深感愧疚和自责。
后来从女儿口中得知,原来她醒了的时候没看到我,她就想哭。于是,我告诉她:在她睡觉的时候我会一直在家,醒了的时候没有看到妈妈,就大声叫妈妈,妈妈会马上来到她身边。不信的话明天就试试看。
第二天早上,女儿醒来的时候果然先叫了我,没有再哭了。
鼹鼠的土豆曾说过:“读书就是借他人的智慧思考自己的事,”《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是布拉夫曼从事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洵50年之久的经验总结,值得每个做父母的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