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把头发剪短了,从原来及腰的长度剪短到脖子以上,每个见到我的人必然要问同一个问题:你怎么舍得呢???
我怎么舍得?剪之前我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494/41b9e95916ade9fe.jpg)
这个问题首先得从为什么想剪发开始。
【表层原因】
- 长发阻碍我运动的决心,想去运动的时候就会想到洗头很麻烦(多半是为懒惰所找的借口)
- 慢慢地发展到即使没有去运动,也会觉得洗发很麻烦
- 继而开始觉得洗澡也很麻烦
【 深层原因】
- 想从“头”开始
其实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剪发的原因是我觉得已经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在剪不剪的纠结上,于是把心一横,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勇气冲进理发店大喊一声:我要剪短发!不留机会给自己继续把精力花费在这件鸡毛蒜皮的事上。
【剪发后】
- 没有我期待中的整个人焕然一新的改变,还觉得自己变丑了,并认为不是发型的问题,问题是我长得丑,所以问题更加恶化了。
- 因为逃避其他问题而转移去应付"我很丑"这个新问题上。
透过表象看本质,我看到了什么?我意识到:我的问题通过外表的改变是解决不了的。
表层、深层和内在原因都分析了,还是不能说明为什么舍得这个问题。那么舍不得的原因是什么呢?无非是头发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一点一点地积累留长,还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打理。真不是我特别适合留长发,剪发的时候发型师就说了:你这脸型适合短发。我还曾经在朋友圈里调查过:我适合长发还是短发?长发有女人味、短发干练的选择各一半。假设我本来就是短发,再剪短一点也应该不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舍得,舍得的主体不是头发,而是留头发的时间。头发必须够长(留的时间长)才能引发出这个问题,你去烫发、染发没有人会问你你怎么舍得你的直发、黑发。人们通常会赞美你:新发型很好看哦。从这个角度看,换发型是引起别人注意力的一种,别人第一次看见你换了发型,总要说一句来表示对你的关注。
假设你有一个交往多年的但已经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伴侣,别说和谐快乐幸福了,要忍受TA的缺点就感觉很痛苦,选择分手就可以解决痛苦了。但事实上,很多人都选择不离开,继续忍受。因为舍不得的不是那个人,而是对那个人所投资的时间。
不离开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未知的恐惧,我找不到比ta好的怎么办?我都这把年纪了找不到对象怎么办?
剪个发能改变什么呢?花几百上千烫发后能改变什么呢?我们其实都知道,什么也改变不了,家里乱糟糟的还是乱糟糟,伴侣缺点一大摞的还是一大摞,工作没有进展还是没有进展,压力爆棚还是爆棚,神马都没改变,但每每面对这些糟透了的状况时,剪发总能给人一种从“头”开始的错觉,这么明显的认知偏差,我们何以没有发现呢?
用『归因』分析可以解答
在不同的环境中,同一个人表现得一样,那么是人的因素大一点
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人表现得一样,那么环境的因素大一点
在这个场景里,头发就是环境,发型改变了,即环境不同了,一般人会因为换了发型而改变行为吗?不会。从头开始的头不是头脑上的头发的头,是开头的头,而一般人为了逃避问题,就把头发的头等同于开头的头了。
所以,核心不在于头发上,而在"人"上。
扎克伯格在脸书上晒出自己的衣柜,配文:陪产假后第一天上班,我该穿哪件呢?看到扎克的衣柜后,大家终于明白原来他不是只有一件灰T恤天天穿,而是整整一柜子的衣服全是五十度灰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494/cc5d62f18d195a37.jpg)
人的一生在不断地作出选择,然而真正影响人生的方向和质量的,只是那么几个非常重要的选择而已。而大部分人,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了那些意义不大、影响不大的选择上,吃什么,穿什么,剪什么发型……当面临重要的选择的时候就歇菜了,因为不知道怎么选,选择不是单单作出我的偏好是什么的决定,选择是根据逻辑作出符合现状对目前来讲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能产生更好的选择机会的决定,是获得笃定的人生信念和方向的一种相当重要的能力,有选择能力的人,才有坚不可摧的人生。
当我意识到自己对剪不剪发的纠结花费了过多的精力,我选择了剪,回到为什么舍得这个问题上,我用的是反向思维。我的回答是:为什么不舍得?头发总会长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