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不想承认,我越来越功利地看待这个世界。毕竟说出这话,心里着实忐忑不安。
在人生的前23年,我都不喜欢“功利”这个词,仿佛自带着一股铜臭气。如果是大学时的我遇见这个词或是遇见相关的人或事,恨不得离得远远的。
那时的我,崇尚“追随本心”、“淡泊明志”、喜欢“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样的句子。
谈功利,多俗啊!
可是又是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
一、放弃不重要的人和事
大抵是开始知道人生时间宝贵,而能拼搏的时间有限。对于我来说,功利能够帮助我更快实现梦想。
功利是直指目标,做对目标有效果的事情。不太重要的事情,可以果断放弃;不太重要的人,也可以慢慢不再结交。
这其实是把双刃剑,你对别人功利,别人对你亦如是。如果不想成为被抛弃、被视为无用的那个人,只有不断精进、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有用之人。
最近阅读古典老师的《跃迁》,书中提到“功利读书法”,简单解释就是根据认知目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分配不同的资源去阅读。若是青少年时期,漫无目的的阅读固然是陶冶情操的好方式,然而步入职场,在有限时间内通过阅读迅速获取所需知识,那么怀着目的阅读其实是最好的办法。
读书不应该随心所欲吗?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读书又怎能称为一种享受?
可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放弃不太重要、很难拒绝、或者看上去挺美好的事情。
二、直视欲望,也直视野心
来上海之后,我遇到很多优秀的人,常令我自愧不如。以往的我会怎样做呢?远远的羡慕、膜拜、甚至会醋溜溜地想“人家就是厉害,没办法赶上的”。
可是我真的甘心别人比我优秀吗?不是的,我脑补出“他很擅长和别人处理关系”“他天生就聪明”“他家境好”等一系列借口,以此掩饰自己实力不够的事实。
因为实力弱,被碾压,所以我自觉的后退,假装不在意任何事情,不关心自己的梦想。可是扪心自问:你想成功吗?你想赢吗?你想摆脱现在的状态吗?
我想的,我不安于现状。
那没什么好掩饰的,也没什么羞于谈论的。
我喜欢章子怡,也喜欢辛芷蕾,喜欢她们脸上对于欲望的渴望,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欲望和野心本不该是带贬义的、被人嘲讽的词语,它们是诱惑,也是动力。
蜕变的第一步,从正视自己的欲望与野心开始。
功利的看待世界,在我看来,是对自己更残酷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