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工作中开了几次会,在开会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个词“深井病”。随着社会分工,在提供效率的同时,这随之出现。当然这本身并没有错,每个部门肯定是要维护自己部门的利益,别人又能说什么呢?
身在职场的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部门出问题,都是希望他高效,可靠的运转着。这个时候,公司为了自身的发展,肯定会有一个个的项目去做。在这个时候,肯定有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那是接还是不接呢?
身在职场的我们肯定会选择不接啊,接了吃力不说,出问题谁承担责任?本来我这个部门好好的,为什么要给自己制造错误出来呢?不接?那就好办了,不接,我就有各种说法了,xxxxx等等一堆理由怼回去。这样才显得部门专业么,是吧。
那么问题咋办呢?
问题咋办光我啥事,你项目部有能耐拿项目,你咋没能耐解决呢?你拿项目的时候咋不考虑这些呢?
就这样各个部门就如同那一口口深井,项目方在这期间愁啊。一个个为了那几口井随手能完成的事,搞的一脸憔悴,如果因此延误了,那更是头发一把把掉啊。
好吧,那怎么办呢?
- 项目型组织
我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不仅仅要你这个部门给我提供支持,我更要从你这边抽调人手过来。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我愁,你部门的人也愁,他就会自己沟通,这样沟通肯定比外行有效率,起码他知道项目方承担点什么更利于部门支持。只要项目方帮部门承担一些东西,这样往往能获得部门更多的支持。
- 情报网
构建一个情报网,每口井共享更多的信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个参考写深井病的那本书吧。
- 颠覆
一个创新,往往火起来都不是发现他的那个公司。因为这个创新会损害原有部门或原有业务的利益,这个时候,肯定会收到很多阻碍。A部门不支持我上新系统,不支持我变革,是吧?那再拉个边缘团队,由边缘团队来实施。实施后效果后,直接颠覆点原有部门,实施后效果不好也没关系,那就维持原有部门,也不影响公司整体。
想的挺好,能在工作中这么搞不?这个交给读者自己把,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