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忆在潼关诗兴多

忆在潼关诗兴多

作者: 记忆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1:04 被阅读12次

杜甫在758年的冬末回到洛阳,看望趟战乱后的故乡。他回到洛阳已是759年的春天了。从这时起到年底,他到了成都为止,这一年内的作品十之八九都是五言诗。

这些事有的反映出人民的疾苦。有的刻画出祖国险要的山川,是杜甫书的事的意义,树立一个伟大的成就,这成就集中在一座高峰上,是他从洛阳回到杭州时,在路上写的“三吏”和“三别”。

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所接触的都是些老翁老妪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在官吏残酷的驱使下,担受着无处申诉的痛苦。

杜甫把他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人民的悲剧凝结成《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诗。

这六首诗不止单纯的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这矛盾并不像长安时代的诗里所说的杜甫个人入世与归隐两种心情的冲突。而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剧烈的冲突。

杜甫在756年的春天在率府里管理了几个月的兵甲器仗,从757年的五月到758年的六月在肃宗身边做了一年的左拾遗,再加上不到一年的华州司功,他一生实际的政治生活一共不过两年半。

他对当前的政治感到失望,便放弃了作官。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祖国、对人民热切的关怀。

759年,史思明在相州打败唐军后,杀死安庆绪,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准备攻取河南,河南骚动。杜甫不能回洛阳的老家,他的从侄杜佐在秦州盖了几间草堂,他决定带个一家人到秦州去。

杜甫在秦州的诗中叙述了秦州的地理形势以及成果村落风土人情,同时也写了一些怀念友人的诗,有寄给高适、岑参、贾至、严武、李白的诗,内容真切,感人。

759年,对杜甫而言,是最艰苦的一年,对他的创作而言,是及其丰富的一年。尤其是三吏、三别以及陇右的一部分诗,却达到最高的成就。这一年他48岁。

相关文章

  • 忆在潼关诗兴多

    杜甫在758年的冬末回到洛阳,看望趟战乱后的故乡。他回到洛阳已是759年的春天了。从这时起到年底,他到了成都为止,...

  • 玉枕残梦馨--106.心心相映(一)

    清军与大顺军在潼关激烈争夺,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正月,多铎率领的南路军来潼关支援,想快刀斩乱麻,一举拿下潼关...

  • 2019-08-03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

  • 回西安

    火车慢摇渐晨曦,潼关刚过望窗息, 总能望景忆童年,不知不觉至霸川

  • 杜工部《和裴迪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赏析

    一 《和裴迪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

  • 游西湖

    垂髫踏湖忆犹念, 而立重游如初见。 眼前有景诗兴涌, 胸无点墨意难圆。

  • 第三百六十九天•《大明劫》

    有群友推荐《大明劫》。 镜头拉到了潼关,孙传庭奉命守潼关破李自成的进攻。 故事展开,闯军侵袭,瘟疫在潼关传染开来,...

  •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唐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

  • 诗兴

    来的时候 就像憋不住的尿

  • 诗兴

    对联能传天下意, 连句铺送地上需。 豪言壮语入韵律。 诗风词雨云絮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在潼关诗兴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n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