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 129 天分享
全文共约 2100 字,阅读完共需约 5 分钟
仔细看上面的图,现在需要你说出每一个字的颜色(不是说出那个字)。你会发现什么?
你可以顺利地说出来吗?你说出来的颜色会不会受到这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干扰呢?
我们的大脑为什么犯这样的错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01
你的大脑中,有两个“系统”
在认知层面,我们的大脑会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无意识且快速做出的反应,比如你看到“绿”这个字,你的脑海中第一眼敷衍出来的不是红色,而是绿色。
另一个系统则需要缓慢地思考和计算,更偏理性一些。而这个系统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作者把这两个系统分别叫做“系统1”和“系统2”。你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命名。但无论怎么命名,这两种系统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无意识,后者理性。
1. 系统1和系统2的关系
谈到这两个系统的区别,我们可以用“相爱相杀”来描述。
因为系统1更“节能”,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行为或者决定都依赖它。但系统1有两个潜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它的准确性不够稳定。
为了“节能”,系统1总是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如果我们在学生时代,如果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看到了类似的题或者字眼,我们大脑就开始产生偷懒的想法,我们就会抱有侥幸心理:“这道题会不会就是之前做过的原题呢?”
于是在这种强大的力量支配下,大部分人可能就不愿意重新思考了,而是直接把之前做过的题的答案写上去。
这种方法有时候可以节省时间,而有时候则会掉进别人给你挖<typo id="typo-696" data-origin="的" ignoretag="true">的</typo>“坑”里。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就像海洋中的冰川一样。系统1能看到的,往往只有冰川露在海面上的那一部分。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往往只是缓解。或是加剧。
系统1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它是“开机自启动”的。只要我们的大脑还在活动,这个系统就像电脑的“防火墙”一样,一直开启,而且高高地耸立。
比如你看到屏幕上你认识的一个词,即使你的心思完全不在它上面,你心里也会读出这个词。这种情况其实是在无形中影响你“专注”。
系统1就像点开即可进入的便捷软件,它的便利让我们对它的使用产生了依赖,但是这个软件有时候不太准确,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系统2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当我们深度思考时,我们的大脑就切换到了系统2。正确率可以得到保证。但是这个系统非常耗能,所以在默认情况下,这个系统是处于关闭状态的。
这两个系统就像兄弟俩,前者像一个活泼莽撞的弟弟,后者像一个谨慎理性的哥哥。
虽然弟弟很受欢迎,有时候可能会抢了哥哥的饭碗。但是哥哥却很宽容,甚至在弟弟遇到困难的时候,哥哥还是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
系统2主要会在以下两种情况帮忙解决系统1遇到的“麻烦”。
第一种情况,系统1碰到了“臣妾做不到”的问题时。
比如,当我们在看到2+2时,运算很简单,系统1就可以完成,还不费脑。但是当我们需要得出17*28这样的结果时,一般人很难一下子算出准确结果。这时大脑就启动系统2,我们拿出了笔和纸,用运算法则算了起来。
第二种情况,系统1的“三观被颠覆”。
如果说第一种情况是的是能力的深度,那么这一种情况其实就是在说我们能力的广度。
如果某个事件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或者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我们的大脑就开启了“高速运转”模式。
比如有人说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如果你记得的首都不是这个城市,你就会立马上网搜或者查找地图,以求验证到底谁说的是对的。
再比如说,有人告诉你,他前几天看到了一种能吃的书,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你很可能就迫不及待想去一探究竟。
这两个系统“相爱相杀”还体现在他们互相抑制。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小实验。读出字体的颜色,需要系统2的参与。但每一个字的含义则深深植入到了系统1当中。系统1的经验会干扰系统2的判断。我们很难忽略掉这样的干扰。
系统2也会抑制系统1。比如你想健康饮食,那么如果你眼前摆满了“垃圾食品”。如果你的意志力足够强大,你就会坐怀不乱,因为你已经可以想象到你健康的身体和生活状态了。
02
大脑也会“屏蔽消息”
当我们的大脑处于“冲刺状态”(任务难度较大且全神贯注)时,大脑就会对次要信息进行屏蔽。
如果大脑的使用超负荷,那么他对于注意力的处理就会是有选择性的:系统2会偏向最重要的活动,其他不那么重要的活动则会往后放。
这也很好理解,比如你现在只剩下十块钱,你现在饿得眼冒金星。你是想赶紧买点吃的填饱肚子,还是买个你之前想玩的玩具?
我拿开车举个例子。如果环境一片大好,周围没有任何车辆和人,也没有任何障碍物。你会觉得很放松,可能你还会和旁边的人聊聊天。
当路况不好时(比如路面很滑,或者前方有障碍物等等),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屏蔽“聊天模式”。此时就算周围有人聊天,你也很难听得进去,因为你的注意力已经全部放到如何在不好的路况中把车安全地开好上。
(本部分内容的读书笔记)
本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我们大脑的两个系统。在《人生算法》中,作者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自动驾驶模式”与“主动控制模式”。
这两个系统其实就是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大脑的两种应对思路。“直觉”由我们的经验产生,且受基因控制;“理性”需要我们克服思想上的懒惰。这两个系统没有谁更好,只有适当搭配,才能真正做到“干活不累”。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参考资料:
1.《思考,快与慢》 作者 丹尼尔·卡尼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