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小档:
姓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生卒: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
朝代:北宋
籍贯:吉州永丰
历史人设:“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热搜事件:盗甥案
同框名人: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司马光、包拯、曾巩
工作经验: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太师(赠)
代表作品:《醉翁亭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16093/390faa772a8b25e7.jpg)
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出过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一手提携了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司马光、包拯、曾巩。
他一生宦海沉浮,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正二品,死后备极哀荣,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这样一位文坛宗师,一生遭遇两次绯闻缠身,一次是39岁,一次是61岁。而且,都与乱伦有关,一次是和外甥女,一次是和儿媳妇。
01
1045年,开封汴梁盛传一首艳词《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阶上簸钱阶下走,
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很明显,这首词是写给十四五岁少女的,字里行间,戏谑挑逗,情感暧昧。词的作者正是欧阳修。当时人们也不足为奇,北宋的文人都写过艳词,柳永、黄庭坚、晏殊都写过。
欧阳修当然是大名人,人们纷纷猜测“叶小未成阴”指的是谁。大家一致认为,可能是某青楼女子。
不久后,京城传出来一则惊天大新闻:欧阳修的那首艳词,原来是写给自己外甥女的,他们之间,早就有一腿,简直是禽兽不如啊!
这一年,欧阳修39岁,与范仲淹、韩琦、富弼一起推行的“庆历新政”刚刚失败。范仲淹、韩琦、富弼相继被贬。
在这个节骨眼上,欧阳修陷入与外甥女乱伦的绯闻中。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欧阳修的妹妹嫁给了一个叫张龟正的人。张龟正是二婚,和前妻有一个女儿,两人结婚后,这个女儿就成了欧阳修的外甥女。后来,张龟正死了,妹妹带着7岁的继女投奔欧阳修。
欧阳修悉心照顾妹妹母子二人七年之久,外甥女15岁时,欧阳修为她操办了婚事,嫁给了远房的堂侄。欧阳修也尽到了当兄长、叔伯的责任。可谁知那小女子生性浪荡,嫁给堂侄后,居然与家中仆人通奸,被捉奸在床。
在宋代,通奸是一种罪,延续唐代律法,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两年,张氏便被押往开封府受审。这一审,供出她在未嫁之时,与自己的舅舅欧阳修有染。
02
宋王铚《默记》卷下记载:“会公甥张氏,妹婿龟正之女,非欧生也,幼孤,鞠育于家,嫁侄晟。晟自虔州司户罢,以替名仆陈谏同行,而张与谏通。事发,鞠于开封府右军巡院。张惧罪,且图自解免,其语皆引公未嫁时事,词多丑异。”
外甥女张氏的“词都丑异”闹得天下皆知,身为龙图阁大学士的欧阳修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此事传到了宋神宗耳朵里,皇帝却不以为然,他压根不相信欧阳修能干出有悖人伦之事。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要查明,便派了苏安世、王昭明俩人去勘察,几个月后,结果是:查无此事!
“盗甥”乱伦事件,后世也众说纷纭。《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审理张氏的主审官名叫杨日严,曾在开封府尹任上,因贪污被欧阳修弹劾,结下冤仇。杨日严并没有把一件普通的通奸案放在眼里,但审理过程中,无意间得知,张氏的舅舅就是欧阳修,借此机会打击报复。
另一个说法是,欧阳询得罪了朝中大臣钱勰。欧阳修修撰《五代史》,对吴越钱氏有所贬低,钱勰认为这是在诋毁自家先祖。纪晓岚在编撰的《四库全书》中记载:“惟其以《五代史·吴越世家》及《归田录》贬斥钱氏之嫌,诋欧阳修甚力,似非公论。”
那么,钱勰是如何诋毁欧阳修的呢?还是得从那首《望江南》说起。
钱勰认为欧阳修禽兽不如,在外甥女七岁的时候就把人家给玷污了。欧阳修反驳道,七岁能做什么?钱勰立刻抓住《望江南》的一句“阶上簸钱阶下走”,“簸钱”是一种七岁孩童玩的游戏,也就是说,在外甥女七岁的时候,欧阳修就动了歪心思。
“盗甥案”看似有人陷害,实则是大势所趋。凡是“污名”的背后,都有复杂的政治斗争,在把你搞倒之前,先把你搞臭,在精神上羞辱。
事实证明欧阳修是被诬陷的,但有人借此事借题发挥。硬生生地给欧阳修按了个罪名“乃坐用张氏奁中物买田立欧阳氏券”意思是说欧阳修用外甥女张氏的嫁妆钱买地给自己的妹妹,侵占了张家财产。最后,欧阳修因罪被贬滁州。
在滁州,欧阳修取号“醉翁”,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在滁州的山水之间,隐藏着多少辛酸和憋屈。
03
欧阳修的第二次乱伦传闻发生在61岁。此次乱伦的对象是自己的儿媳妇。
1067年,御史蒋之奇上书揭发欧阳修与儿媳妇吴氏有奸情。蒋之奇在奏章中用了四个字“帷薄不修”。出自汉·贾谊《新书·阶级》:“坐污秽淫乱、男女亡别来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意思是,男女不分,内外杂沓,庭生活淫乱。
此时的欧阳修已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一职。在文化圈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坛领袖。可谓权倾一时,德高望重。前半生辅佐宋仁宗,宋英宗,年轻的宋神宗也得给这位三朝元老几分薄面。
一向文质彬彬的欧阳修,终于爆发了,他实在忍无可忍,不堪其辱。一连上奏十几封奏折,要求朝廷彻查此事。他说:“臣必不能枉受大恶之名,当举族碎首,叫天号冤,仰诉于阙廷,必不能含胡而自止。”
宋神宗自然是不相信欧阳修能干出这等禽兽之事,于是便把蒋之奇喊来问话:“你说欧阳修乱伦,有什么证据?”蒋之奇回答:“没有证据,我听别人说的。”
宋神宗大怒:“没有证据的事情,那就是诬陷,你给我说,到底是听谁说的?”蒋之奇颤颤巍巍地说:“我是听御史彭思永说的。”皇帝说:“那你把彭御史找来。”
彭思永对皇帝说:“他与儿媳妇有染,我也是听人说的,这种私房之事,外人很难知道,但这都是次要的,他欧阳修到底有没有和儿媳妇睡觉,鬼才知道。重要的是,他当年支持‘濮议’,被天下人唾骂,这样的人不能再担任宰相了。”
也就是说,欧阳修到底有没有乱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编造的一个乱伦的罪名,把他从宰相的位置上拉下来。潜台词是,皇帝啊,我这是为你好啊,欧阳修与百官为敌,而您处处袒护欧阳修,恐怕将来生事端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16093/807211e6de48d17e.jpg)
宋神宗这才恍然大悟。
“濮议”事件发生在宋仁宗、宋英宗时期。宋仁宗赵祯三个儿子先后夭折,无子继位,濮王赵允让把自己的第十三子赵曙过继给宋仁宗,并立为太子,继承皇位,是为宋英宗。
问题来了,宋英宗到底该认谁为亲爹呢,用文言文说,就是“皇考”。以欧阳修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认亲生父亲濮王赵允让为皇考。欧阳修、韩琦一派是从人性化考虑的,毕竟亲情血脉浓于水。
而另一派则认为,按照儒家宗法,宋英宗应该以“小宗”入继“大宗”,认赵祯为亲生父亲,认赵允让为伯父。持此观点者占大多数,核心人物是司马光,还有王珪、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人。
在司马光等人看来,倘若宋英宗认亲爹,就是为了一己私亲,犯义背礼。我们也不能怪司马光迂腐,因为这不只是私亲的问题,背后隐藏着诸多权力斗争。
宋仁宗在位42年,大臣对这位宅心仁厚的皇帝自然有感情,而对这位新上位的皇帝有诸多不满。
这时,欧阳修和韩琦,站在宋英宗一边,以少数对抗多数。欧阳修也得到了宋英宗的赏识。本身宋英宗对宋仁宗没有多少感情,对曹太后更是无比怨恨。
最后,宋英宗胜出,欧阳修、韩琦也得到重用。但,他们也成了百官公敌。特别是欧阳修,名气太大,树大招风,自然成了活靶子。
欧阳修楷书
04
那么,这次的乱伦是如何传出来的呢?原来,欧阳修有个妻弟叫薛宗孺,他一直对姐夫不满,便四处说欧阳修与儿媳吴氏有染。这则八卦传到了彭思永的耳朵里,彭思永又告诉了蒋之奇。在“濮议”事件中,蒋之奇也是百官中的一员,对欧阳修恨之入骨。
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宋神宗虽然很器重欧阳修,但不想因此得罪百官。蒋之奇和彭思永被贬官。欧阳修本人早已心如死灰,自己遭受如此冤屈,朝中却无一人为他说话。索性上书请辞,回家养老。
1071年,也就是欧阳修辞官后的第二年,便抑郁而终。
自古以来,攻击敌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编造桃色新闻,第一,抓眼球,第二,传播力度大。人们的恶趣味从未改变。
本文参考资料: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
《默记》(宋)王铚
封面 l 网图侵删
图 l 网图侵删
本期编辑 l 尚尚
作者简介
黄群,一名专门写历史人物的作者,搭建现代人与古人沟通的桥梁。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简书平台签约作者、《阿坝日报》特约撰稿人。
遇见古人,同情同理
持续更新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