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要来了,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节日促成了11月11号前后快递行业的业务巅峰,然而人们不停地“剁手”又不停地说“再也不买了,又被骗了”,这种过度消费的行为并没有停止。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并不理智的“买买买”。这又是为什么?
“价格知觉”和“韦博定律”让你的大脑开始不理智
“韦博定律”是指两个类似的刺激之间能够觉察的最小差异量不是恒定的,而是与先前刺激强度有关。举个例子,比如水果市场苹果涨价,本来五块钱的苹果涨了一块钱,我们会觉得贵了很多,但是20块钱的葡萄涨了一块钱,我们就不会放在心上。
同样的,一打开手机淘宝,版面上全都是“五折起”“满199减99”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抑制不住内心的洪荒之力了。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我可以省一半钱”我们并不关注降了多少价,只关注降了原来价格的百分比,就算40块钱降到20块钱也好像我们捡了多大的便宜一样,更何况当我们看到那些“原价”六七百的东西降到三四百时大脑是有多兴奋。这时商家就开始玩把戏了--先提价再降价,比如让本来300的衣服提到500再打折到250。
但是这个举动反而刺激了我们的神经,我们的知觉中会不自觉的认为贵的东西质量好,再加上商家“分标定价”“打折减价”种种手段,就算我们知道商家会先提价,但我们的大脑还是会选择相信目前看到的价格“看啊,那件衣服500多,质量该多好,我是捡了多大便宜啊”。网购的特点恰恰是不需要现金支付的,而当我们不使用现金的时候,往往会花更多的钱。
“决策后失调”影响下一次的购物行为
当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失调后的一种心理机制就是调节这种失调状态--要么改变行为,要么改变态度。而当购买行为发生时,我们已经无法改变已有行为,那就只好选择改变态度,这便是所谓“决策后失调”。
尽管上一个购物节的购物并不满意,感觉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选购却并没有得到实惠,质量好像也没有那么好,好像别人在商场买的更便宜。然后我们就不开心了,但是我们的大脑还是不肯承认当初被商家耍了的事实,所以转而认为购买的商品其实还是很好的,价格还是相对公平的,也是很实用的。于是就收拾收拾准备下一次开心的剁手了。
那些“社会规范”对“依存性人格”的影响和媒体造成的“条件反射”
尽管你是个并不习惯网购的人,但你又恰巧是个从众性强,希望融入群体的人,那么在无处不在的媒体轰炸和周围人不停的叨叨中,你还是会点下“立即付款”。就算你是多么的具有个性,你周围的人并不能影响你的行为,在媒体不停的把“双十一”和“买买买”联系到一起时,你也可能会条件反射式的认为双十一这天就应该买点什么才好。
所以,准备好买买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