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你的情商高不高,只看这一点就能明白

你的情商高不高,只看这一点就能明白

作者: 言不同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1:45 被阅读0次

我们都羡慕情商高的人,他们能在朋友圈里如鱼得水,一群人在一起只要有他都会觉得尴尬。他们自己也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里受益颇多,振臂一呼,八方响应。

但是仅仅能经营好人际关系并不代表着就拥有了高情商。

黄渤被称为娱乐圈行走的高情商教科书,但有一次参加一个访谈节目,别人问他:你私下里也是这么一个搞笑欢乐的人吗?

他说:是,但是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什么都不想说。

是的,有时就是什么的不想说,却又不得不为了气氛而说。

高情商不仅意味着能带给身边的人积极正面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过的开心。是能妥善管理自己、认清自己、激励自己的同时也能认识他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所以高情商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好自己,让自己开心;另一方面才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能力。

而我们通常却只强调了后者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强调处理人际关系没有错,但过分强调就容易忽视自我,本末倒置,徒增痛苦。

朋友小爽就有过这样一些经历:

小爽小时候和妈妈一起住在教师员工宿舍,她发现妈妈和同事阿姨们私下的聊天内容,时常会放大别人细微的感受。

同事的一句批评,主任的一个眼神都值得构思和挖掘半天,她们太擅长掂量说出去的话是否使人愉快,但这种过分的在意和揣度也让她们吃尽了苦头。

工作的时候,小爽遇到了同事小Z,小Z是一个特别善解人意的人,不管什么尴尬的场合,只要有她在总能完美收场。小爽经常佩服不已,私聊里也喜欢找她聊天,可渐渐熟悉了,小爽发现小Z虽然便面上总是八面玲珑,但其实生活的很压抑。小Z自己也说:她自己在工作上面对论资排辈的氛围是强颜欢笑,有时公司内部投票为了不得罪别人,面上里子都得兼顾,其实内心不像脸上笑得那么开心。

小爽的经历虽说是个案,但生活中这样的经历很多人都经历过。

公司聚会明明不想去为了不得罪领导,和同事搞好关系,又不得不去。

同学聚会看到有些同学在那里漫天吹牛,真的很想戳穿他,但为了和谐的同学关系,生生的忍了下来。

这种通过牺牲自我而获得的人脉,不是真的情商高,而是伪情商。长期学习这种伪情商,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更可能会被伪情商所累,丧失自我提升的好时机。

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认识他人的情绪,才是真正的情商高。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却不简单。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把情商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

(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我把这五个能力简单归纳成: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别人、管理别人。

其中关于自己占了三条: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而关于别人只占了两条:认识别人、管理别人。

可见关心自己在高情商中占的位置和比例。

那么怎样才能真的拥有高情商呢?

首先还是关于自我:

要清楚透彻的了解自我、发现自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只有清楚的了解自己才能发现自我。人知道了自我,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道路。

管理自我,不做情绪的奴隶。这一点是建立在已经发现自我的基础之上,有时即便我们发现了内在的、真实的自我,可这个自我和我们心目中想要成为的自己还是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我们需要用管理自我来实现的。多读书,多做事,是弥补这段距离的良方。

关于经营与他人的关系:

真诚: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问题,没有真诚只靠一些花招,投机取巧去讨好卖乖,聪明人一眼就能看破。只有真诚待人,才能真的拥有可靠的朋友。

换位思考,换个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的时候,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看待这件事?这样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换个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日常生活中

把“谢谢”改成“谢谢你”;

把“我不会”改成“我可以学”;

把“听明白了吗”改成“我说明白了吗?”

学会聆听: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适当的有一些引导性的和安慰的性的话语即可。因为有时候倾听别人的诉说就是在帮助别人。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真正高情商的人,让自己快乐,也能温暖别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情商高不高,只看这一点就能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xv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