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继续读《三国演义》之官渡之战

继续读《三国演义》之官渡之战

作者: 七七航_b85a | 来源:发表于2023-03-25 21:36 被阅读0次

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双方的兵力对比如何,有很多的不同版本。

1994版的电视剧中,袁绍号称70万大军,而曹操则为7万大军。百度百科则介绍袁绍11万人,曹2万人。有些视频则介绍曹操军队有5万多人。至于双方具体有多少兵力,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但不管具体兵力数量多少,都是兵力相差悬殊的一场战役。而百度百科介绍说,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我不太赞同这个说法。

数量少并不代表弱,数量多也并不代表强。虽然曹兵力从数量上比袁少很多,但曹的军队凝聚力更强,曹有着雄才大略,很善用兵。

相比于袁绍的军纪散漫,谋士和将军们又互相妒忌猜疑,曹军跟袁军的战斗力相比,未必是弱的。只能说是数量少而已。

所以,我觉得用“以少胜多”表述更准确。

双方胜败原因分析:

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荀攸、许攸。虽然三人在官渡之战中都没有封赏的史书记载,但并不是所有的功勋都要立刻获得封赏。

1、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荀攸又在文丑追击曹操之时,献策辎重饵敌之计,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文丑。又在粮食将尽之时,建议攻击轻敌的韩猛,劫军粮、烧辎重。

2、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3、后来,适逢“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于是,许攸投奔曹操。许攸透漏出乌巢为袁绍囤粮之地,应当速速烧掉袁绍军粮。曹操依计而行,深夜直奔乌巢,放火烧粮,最终,使袁绍不战自败。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相关文章

  • 浅析三国之三大战役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战役甚多,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为最重要的三大战役。 《三国》第一战:官渡之...

  • 三国中的战争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争有三次,分别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的原因:1、...

  • 曹魏联盟的成功之本----官渡之战

    三国演义中有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赤壁、彝陵发生的战争。现在,我们就来讲一讲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历时九月,只因曹操...

  • 赤壁之战曹操为何一败涂地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打过两场大仗,一个是官渡之战,一个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的大战,赤壁之战曹操与孙权刘备军...

  • 《三国》观后感(10)—三把大火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三国演义,三场战役,三把大火。 第一把大火,官渡之战。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三大著名战役中的一个,它由袁绍发起,到袁尚袁熙之死结束。因官渡之战袁氏家族开始走向...

  • 官渡之战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就是其中的一本,在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是三大战争中的一场大战,在官渡之战中双方的指挥...

  • 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得吗?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战略、力量转折点。 这期先不说官渡之战的细枝末节,先谈一下袁绍本来是占绝对优...

  • 论官渡

    人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三大战役,而我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三大战役,其中之一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从某一个角度来...

  • 官渡之战

    《三国演义》中的官渡之战是三国中的三大战役,而官渡之战是袁绍发起的直到他的几个儿子都死了以后,才算结束,这样一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继续读《三国演义》之官渡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yn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