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偏见的反思

关于偏见的反思

作者: 帅气的昵称好无聊 | 来源:发表于2016-10-30 20:50 被阅读37次

     自以为自己是个有主见的人,但是凡事有度为好,过了这个度主见容易变成偏见,但作为一个大一新生,社会阅历实在太少,难免把握不好这个度。然而,偏见却不会谅解你只是个学生,还是因为自己的思维毛病处处显露自己的愚昧…

        于是,于晚饭之后,反思了一通得出一下总结:


  1,偏见的性格基础:自大

        每个人意识中都有潜在的自大因素,在自己经验丰富的方面自大的因素更加活跃,其实,自大的危害最大的表现在于固化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注意:不是说对事物形成自己的一套判断不好,这里讨论的不是非问题,而是如何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去挖掘和开发更多,更多是关乎理性与感性的思考态度)。而这个"评判标准"很大程度是形成于有限经验上,因为很多人都是只是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或者说生活水平容易让人的眼光停留在某个阶层,此阶层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正如一棵树,成长因素不全或者某一方面的影响过度,容易畸形。


2,偏见评判的思维方式

      总结为两点:联系强化和强行建立联系。前者,是指某个现象的存在与导致其存在的原因中的某个现象之间虽有因果关系,但我们人为的把这个联系强化,使得这个联系由次升主,通常带有感情色彩。比如:某个大学放生了一起大学生跳楼事件,又人们对学校整体评价不好,学校学术水平毫无竞争力,学校商业化气息太重,学校周围治安有待提高…恰好,学校对这起事件的处理方式是选择给予极微薄的赔偿。因此,很多人就容易把矛头指向学校,将学校与学生死亡直接挂钩,将对学校其他方方面面的不满一同宣泄,强化了学生死亡与学校责任的联系,而学生死亡无论直接原因还是根本原因都是他本身——毕业的工作压力、失恋、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校的不足由次因占至主因位置。这种思维过程导致的结果就是,感情主导,颠倒是非。后者,则是指将某个现象的存在与个人经验中类似经历的原因现象强行建立联系。这个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思考的经验化、单一化,既某个现象的发生一定是因为某个现象,造成这种思维方式的很大原因是忽视具体环境,不对具体环境下的条件进行细致的观察,理性的分析,因而容易忽视了形成结果现象的作用力。


3,关于避免偏见

     避免偏见说到底就是避免片面思维。需要我们有控制想下定义的冲动,学会去观察和挖掘关于事物多方面的信息,分析信息之间的联系。但然,不仅需要转变思考方式,更需要我们去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去见识更多,实践更多,正如柴静言:我们对一件事知道的越少,越容易形成对这件事的评判,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That's all ,thank you!

欢迎何为阅历丰富的前辈给予指点,谢谢!

相关文章

  • 关于偏见的反思

    自以为自己是个有主见的人,但是凡事有度为好,过了这个度主见容易变成偏见,但作为一个大一新生,社会阅历实在太少,...

  • 我遇到的“偏见”

    一期“偏见”为主题的英华汇朗诵会活动,让我们反思什么是偏见?偏见的产生原因?如何消除偏见?一系列的问题因了...

  • 偏见后的反思

    大姐报名一年级的时候认识了同小区的一位学生家长,后来巧合的是她家的姑娘跟大姐是一个班。 所以她会经常跟我聊天,我其...

  • 昨日反思:偏见

    有一本名著叫《傲慢与偏见》,书我虽然没有读过,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发现自己身上有两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这傲慢与偏见,这几...

  • 杂想

    不过带着偏见看世界,才能有所反思,才能做到思维上的颠覆。过去那些看任何东西不带偏见的人,是容易死亡的人。所以有偏见...

  • 关于偏见

    我想了很久,其实偏见源自误会。或者是做人的本质不一样。对于偏见,懂得了他产生的原因,自然可以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了。...

  • 关于偏见

    不是在偏见中死亡,就是在偏见中爆发—题记 人看事物,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意向,自然而然就有了偏见,尤其于人。 曾经的我...

  • 关于偏见

    李笑来老师常说一句话:我们要努力克服偏见! 所谓生活中说的偏见,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认知偏差”。说得更通俗...

  • 关于偏见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偏见。耶稣告诫我们不要对人评判 (judge),可是谁又不评判呢?我们总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评判别人...

  • 关于偏见

    最近关于深圳邻城的事情,常可见各大微信群上有人热烈讨论。我也非常关注这个事情,但我不参与任何大群的讨论,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偏见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yu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