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9-外国名作家日记-《托尔斯泰日记》选

59-外国名作家日记-《托尔斯泰日记》选

作者: 学习博物馆馆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2:23 被阅读8次

    01—作者其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02—日记展示

    1847年 19岁

    我变了许多,但仍没有达到我希望的完美程度,我没有执行我对自己规定的。执行了也执行的不好,没有锻炼我的记忆力。

    为此,我在这里写下一些准则,如能遵守,我想对我会大有裨益。

    1)规定必须做到的事情,要不顾一切的去做。

    2)既然做,那就好好做。

    3)忘了什么,别去查书本,要尽量自己想起来。

    4)经常强迫自己的大脑尽全力去工作。

    5)永远出声地读和想。

    6)别不好意思对妨碍你的人说,他们妨碍了你。先向他们暗示,如果他们不明白,再向他们道个歉,然后告诉他们。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我总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生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促使一切存在着的东西得到全面发展。

    1850年 21岁

    我沉湎与放荡的生活以后发现,在一切方面都不如我的人,在这一方面远胜与我,这使我痛心。于是我确信,这不是我的使命。

    1851年 22岁

    我荒废了许多时间。起初沉湎于上流社会的种种乐事,后来又觉得灵魂空虚,耽误了正事,即以我自身为对象的工作。长久以来使我苦恼的是,我没有一种能够决定整个生活方向的来自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什么都是走着瞧。现在我似乎找到了来自内心的思想和恒久的目标,那就是增长意志。我早已开始向这个目标努力,只不过现在才意识到,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思想,而是与我的灵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思想。

    我发现我的癖好主要有两个,一是好赌,一是好虚荣,而虚荣心有数不清的表现形式,诸如要表现自己、轻率、不在意等等,因此就更加危险。

    幸福有两大类,即乐于行善者的幸福和爱好虚荣者的幸福。前一类的幸福来自善行,后一类幸福来自命运。必须使善行深深扎下根来。 建筑在虚荣之上的幸福会被虚荣毁掉,因为名誉毁于恶言,财富毁于欺诈。

    1852年 23岁

    我寻觅幸福的时候,染上种种恶习。等到我明白今生只要不是一个不幸的人就够了的时候,我前进道路上的罪恶诱惑反倒少了。于是我确信,可以做一个有德行而并非不幸的人。

    我寻觅欢乐的时候,欢乐却避开我,使我陷入百无聊赖的苦闷心境之中。这种心境能够引起各种变化,向好的方面变化,或者向坏的方面变化。现在只要我努力逃离这种心境,我就处处发现欢乐。

    所有年轻人都有这样一个时期,对事物还没有任何固定的见解和准则,只是在逐渐形成中。在这个时期,他们一般都不考虑实际利益而生活在精神世界里。我把这个过渡时期称为不成熟时期。有的人经历的不成熟时期长些,有的人经历的短些,有些人甚至永远不成熟,有人从未有过不成熟的时期。

    越是聪明的年轻人,过渡时期应该过得越快,因为他会给自己定出一些准则,并且按照这些准则生活。可是实际上完全想反。我们越生活下去,生活的实际方面就要求我们越多注意它。一个人越是倾向于思索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他就越是努力不让这段过渡时期过去。为了得出对事物的正确看法,并且定出正确的生活准则,思索一辈子都不够。即使他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由于需要,他必须停止制订准则二按照现成的准则去行动,不管这些准则制订得怎样。因此,进入实际生活以后,我们所有人在必要时候都开始根据一些不完善、不彻底的准则和看法去行动。

    这段时期长,证明这个人聪明,然而却无助与他在实际生活中取得成功。根据我不加分析就接受了简单、不复杂、虽然不正确却彼此温和的准则去行动,要比根据也许是正确的、但说明的不够,也没有统一起来的准则去行动容易。因此,世上傻子比聪明人顺利。

    无论怎样研究自己,我都觉得,在我身上占上风的三种坏的欲望,即好赌、好色、好虚荣。

    好色的欲望越节制越强烈,这种癖好起因有二:即肉体和想象。抗拒肉体容易,而抗拒也作用域肉体的想象却很难。对付这两种起因的办法是劳动共和工作。

    好虚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癖好,是像饥馑、蝗灾、战争等瘟疫一样的灾祸,上天用来惩罚人类的。这种癖好的根源无法探明。然后它得到发展的原因是无所事事,无所用心,不愁衣食,穷奢极欲。这是一种类似麻风的道德病,它不是毁坏一个局部,而是使得整体畸形。它一点一点地、难以觉察地潜入机体,然后扩展开来。没有一种表现不受这种疾病的传染,好比性病,把它从一个局部驱逐出去,它会在另一个局部更加厉害地发作起来。好虚荣的人不懂得真正的欢乐、痛苦、爱情、恐惧、绝望、仇恨,一切都是不自然的,勉强的。虚荣心事一种未成熟的好奇心,一种转移到他人的看法中去的的自爱——爱的不是自己本来的面目,而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种癖好在当代特别流行,人们只嘲笑它,却不谴责它,因为它对别人无害。不过对于传染上这种癖好的人,它比一切其他癖好更坏,它会毒化整个生活。

    这种癖好弄得我好苦,它毁了我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永远从我身上夺走了青年的天真、勇敢、快乐和进取心。

    我发现自己身上有衰老的迹象。….. 我伤心地看到自己的智力没有经过培育,不准确,不强虽然还灵活;感情变化无常,也没有力量;意志容易动摇,只要有一点客观情况,我的一切善良意图立刻土崩瓦解。我伤心地看到并且也感觉到,所有这些素质的萌芽在我身上都有活着有过,只是我没有得到培育。我把多少时间花在自己的教养上啊!可是我改善得多吗?真到了使我绝望的地步,不过我仍然抱着希望,期待偶然的机会,有时期待上苍。但愿有什么东西来唤醒我身上的能量,使我不至怀着对荣誉、益处、爱的崇高的幻想永远堕入没有目的的琐碎生活的平庸泥沼中去。

    以本身的幸福为目标的人是糊涂虫,以他人的意见为目标的人是弱者,以他人的幸福为目标的人是善人,以上帝为目标的人是伟人。

    质朴是道德美的主要条件。

    1853年 24岁

    要直率,即使做得生硬,也要坦诚对待一切人,但不是孩子气地毫无必要的坦白。

    奇怪的是,我们都掩盖金钱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动力之一这个事实。似乎说出来丢脸。翻开小说、传记之类的书看看吧,人们处处都竭力回避金钱问题,其实它是人们生活中主要关心的问题,最能反映人的性格。

    几乎每认识一个人我都体验到失望的沉重感。我把他想象成同自己一样的人,用这个尺度去衡量他。应该从此习惯于把自己看成一个例外,或许我已经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或许我是一个永远不会满足的落落寡欢的乖僻者。

    1854 25岁

    我不善于承受幸福,正如我不善于承受不幸。

    1857 28岁

    屠格涅夫多疑、脆弱到可悲的地步。

    1859年 30岁

    今年应该结婚,否则永远不结婚。

    1861年 32岁

    把自己的幸福跟物质条件——妻子、儿女、健康、财富联系在一起是糟糕的,可怕的,荒谬的。一个人可以有妻子、儿女、健康等等,但幸福却不在于此。

    1886年 37岁

    人生主要的谬误在于每个人都以为他的生活应以追求享乐、回避痛苦为指南。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十分快乐地生活,不可能逃避苦难。人生的目的在快乐和痛苦之外。人生的目的是通过享乐和痛苦达到的。

    享乐、痛苦是生活的呼吸,即呼气与吸气,进食和排泄。以享乐和逃避痛苦为目的,意味着失去那条贯穿它们的路。

    1887年 38岁

    幸福就是创造自己幸福的过程,别去其他。

    1889年 40岁

    她营养充足,穿着讲究,还有种种艺术的诱惑。她怎能不堕落啊!他应该能感觉到,是他自己把她引到这条路上去的。早在他开始憎恨她以前他就已经害死了她,他寻找借口,并且喜欢这个借口。谈《克莱采奏鸣曲》

    一个人要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人活着只为自己的种种欲望,诸如吃喝、作乐、打猎、女人、虚荣、骄傲。生命被占得满满的。我三十岁以前,到白发花白的时候为止,情况就是如此。接着我开始注意人们的,所有的,全人类的幸福。从办学校起,这一点变得突出起来。在我建立家庭以后,起初这种兴趣淡下去,后来却有着我意识到个人的生命空虚的时候重新抬头,而且极其强烈。我的全部宗教思想都集中在追求人们的幸福,集中在为实现天国而进行的活动上。这种追求像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一样强烈,一样占满了我的全部生命。现在我感觉到这种追求不那么强烈了,它没有占满我的全部生命,对我没有直接的吸引力了。

    在我自身,我感觉到有新的生命根基成长起来,或者说是分离出来,挣脱了自己的外皮。这种根据包含着人们的幸福的追求,因为却带了这种追求,正如对人们的幸福包含着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一样。这种新的根基是祀奉上帝,执行他的意志,即他要我执行的,关系到他的实质的意志。

    1895年67岁

    (注:这年,儿子万尼亚死了 ,对夫人的死亡观的分析,以及关于自己日后死亡的安排)

    还有,主要的是,我请求所有的人,与我亲近或疏远的人,不要赞扬我(我知道人们会这样做,因为我在世时他们就以最不好的方式这样做了),如果他们真想研究我的作品,那么就请注意我知道是上帝的力量通过我讲话的那些地方,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利用。有些时候我觉得我正在成为上帝的旨意的传不认。我常常很不纯洁,充满种种个人欲念,以致真理的光辉被我的昏暗所遮掩,但是毕竟还有一些时候真理通过我显露出来,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但愿真理不因通过我而受到玷污,但愿人们能以真理滋养自己,虽然他们从我这里得到的是浅薄、不纯的东西。我的文字的意义仅在于此。所以只能由于我的文字骂我,而绝对不能夸奖我。完了。

    科尼的故事很重要的一点,即情绪的两重性——两个人,一个是怯懦的、不断完善的、孤独的、胆小的改革者;另一个是传说中的崇拜者,按惯性生活着,并且将这惯性诗意化。

    只有弃绝肉体之爱或者只有在不懂得肉体之爱时,你才能懂得被爱感动时的心情。

    只有当所爱的对象不吸引人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爱。

    物质世界受生存竞争法则的支配,我们是物质,也受到法则的支配。但是除了我们的物质存在之外,我们还意识到自己身上有另一种本源,即不仅独立于竞争法则,而且与之对立的爱的本源。这种本源在我们身上的表现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志自由。

    1896年 68岁 谈艺术

    艺术只有一种,它的使命是给人们增添欢乐——无罪的、一般的、人人能够享受的欢乐,即人的幸福。好的房屋,愉快的图画、歌曲、故事给人不大的幸福,戏剧、图画、歌唱所激发的爱善的宗教情感给人大的幸福。

    艺术正像动物活着要呼吸一样,人类活着就会有艺术活动表现出来。所以,在任何时候,艺术都应该是现代的,是我们时代的艺术。只是必须知道,艺术在哪里。不应该到往昔中寻找它,而是到现世中去寻找它。有些人想显示自己是艺术行家,为此褒扬往昔的艺术——古典艺术,咒骂现代艺术,而这只是说明他们对艺术根本不敏感。

    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说出有关人的灵魂的真理,说出用简单的语言无法说出的奥秘。艺术是艺术家用来窥视自己灵魂的奥秘,并向人们展示这些一切人都有的奥秘的一架显微镜。

    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由于可爱而美好。

    你觉得痛苦时,要想到,这种痛苦不是可以随着你的愿望摆脱的不快,而就是生活的艰辛,是你分内做的事,你想摆脱不快,那就像一个人碰到硬土时把犁抬起来,而这硬土正是要叫人翻松它。

    由于信仰权威,人们把权威的错误也奉为楷模。

    1897年 69岁

    有时你想过一些事,又忘了想的是什么,但还记得、还知道是哪种性质的想法,忧郁的,沮丧的,沉重的;还是愉快的,振奋的;你甚至记得思维过程,起初是忧郁的,然后平静下来,等等。这种回想正是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美与道德是一根杠杆的两臂,一边延长多少,轻多少,另一边就缩短多少,重多少。一个人一失却道德的目标,他便对美特别敏感。

    当人们欣赏莎士比亚、贝多芬时,他们欣赏的是由莎士比亚、贝多芬引起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思想和梦想。这就像恋人们爱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由对象引起他们内心的感情一样。这种欣赏并无艺术的真正的现实性,却有完全的无限性。

    在愉快、悦人、亲密的关系的背景下忽然有一颗星开始闪烁。这有些像突然散发出来的菩提树香味,或者月光刚开始造成的阴影。还没有饱满的色彩,没有明晰的影和光,然而已经有新的、富于魅力的事物引起的喜悦和惊恐。这是美好的,不过只在初次和最后一次是如此。

    1898年 70岁

    最常见的一种谬误是把人分为善良的,凶恶的,愚蠢的,聪明的。人是流动的,他身上有着各种可能性,曾经是愚蠢的,后来变得聪明了;曾经是凶恶的,后来变得善良了,或者相反。这便是人的伟大之处。因此不可指责人。

    最好是写一部艺术作品来清楚地表现人的流动性,就似乎说,同一个人时而是恶人,时而是天使,时而是智者,时而是白痴,时而是大力士,时而是最软弱的人。

    1901年 73岁

    人们活着靠自己的思想、别人的思想、自己的感情、别人的感情(即理解别人的感情并以它为指南)。品质最优的人主要靠自己的思想和别人的感情,品质最劣的人靠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感情。四种活动的基础、动机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人与人的种种区别。

    没有自己的感情,只靠别人感情活着,这种人是忘我的傻瓜、圣人。有些人只靠自己的感情活着,这种人是禽兽。有些人只靠自己的思想活着,这种人是哲人,先知。有些人只靠别人的思想活着,这种人是有学问的蠢人。这些要素按照不同强度、以不同方式配置,结果产生各种各样的性格。

    要帮助有困境的人,只有作出牺牲。牺牲总是悄悄的,轻松愉快的。有人却想帮助他人而不作出牺牲,那就是通过别人。为此总是需要喧嚷,花许多力气,甚至免不了痛苦。企图这样来帮他人的人,既爱吹嘘,又爱埋怨。

    中国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要加上一句: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可以不知道,什么应该早知道,什么应该晚知道,是更大的知。

    1902年 74岁

    不管生命怎样,它是至高无上的福。如果我们说生命是恶,那只是与别的更好的或者想象中生命比较而言。生命中可能包含恶,但生命本身不可能是恶。福只可能存在于生命之中。因此不能说,没有生命可能是福。

    1904年 76岁

    人要完全认识事物,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我完全了解我自己,全部的我,从生的帷幕拉起到死的帷幕降下。我了解我自己,由于我是我。这是最高级的知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最深刻的知识。下一种知识,是通过感觉获得的知识,这是外表的知识。我知道我所感觉的东西是存在的,但了解它并不像了解自己那样。我不知道它的自我感觉和意识。第三种知识更浅一些,那就是通过理性获得的知识,从自己的感觉推论出知识或别人用语言传达的知识——论断、语言、结论、学习。

    1、我忧伤。疼痛,寂寞,高兴。这是没有疑问的。

    2、我闻到紫罗兰的香味,看见光和影,等等。这里面可能有些错误。

    3、我知道地球是圆的并且在旋转,知道日本和马达加斯加等等,这些是可疑的。

    我想,生命在于将第二、第三种知识变成第一种知识,在于人自己感受一切。

    你所接触的圈子,包括在场或不在场的人,能够在精神上提高你或降低你。

    音乐是感情的速记。

    1906年 78岁

    我此生看不到我的活动的后果,这令我伤心。从我这一生中找不到一种活动使我能够完全确信我那样做不是从尘世的虚荣出发的,这也令我伤心。我需要的东西我已经有了,可我还在抱怨。

    1907年 79岁

    他们意识到自己很有胆量,非常明智,往往敢于对他们圈子里所有人信奉的对象表示些微怀疑,却不知道,不仅他们的怀疑本身,甚至从他们怀疑中产生的一切,早已被反复思索过了,因此在这些问题上已经不存在待人发现的新大陆了。

    要承认世人对你的评价不高是公正的。

    1910年 82岁 去世之年

    靠别人的劳动为生的人不去感谢劳动者,而劳动者却去感谢靠他们的劳动为生的人。多荒唐!

    03—个人心得

    一代文豪的晚年日记中,处处皆是智慧的话语,对生命的体悟、存在的意义、幸福、欲望、知识、人性等,很多话语,今天读来仍然十分受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9-外国名作家日记-《托尔斯泰日记》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a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