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云天
已是于夜深处了,远处隐约传来的海关钟声还未退去,见窗外已飘起小雨来,丝丝缕缕,淅淅沥沥,雨滴顺着房檐不停地洒落在满布花草盆罐的阳台上,碎裂成无数小小的碎片和粉末,飞溅起来又回落下去,到处是一片银光闪耀,叮咚作响,蓦然间,好似苍老的雨声从洪荒而来,带着唐诗宋词的清凉,和着淅沥的雨韵,敲打窗棂,把甜美的寂寞融进徐徐遐想。
记得小时候的我,总是喜欢倚在窗前看那纷飞飘坠的雨丝,聆听点点滴滴洒落大地的雨声。多少岁月流逝,儿时的景物已日渐远去,而今仍眷恋丝丝扣入心弦的雨滴;每逢有雨的夜晚,我就会以一种淡淡的心境倾听窗外的天籁,让心扉慢慢张开,一任那晶莹透明的雨珠敲响我的心鼓,在心间徐徐迷漫开来,心境,也一如这雨后的空气,变得那么楚楚可人。
我悠散的驻足窗前,轻轻的开启一扇窗,一丝丝的雨不时的飘进屋里,轻柔拍打着我的面颊,滴滴滑入发丝,感觉清清凉凉的,似许多幽幽的心事飘逸在风里。
朦胧中见不远处石铺的雨巷,在橙黄色的街灯照印下,显得悠长寂寥。路上稀少的行人撑着伞,匆匆行走,院内不知名的花树在雨中寂寂地立着,霏霏细雨在浓绿的叶子上低低地呢喃着,耳边还不时响起一阵阵从黄浦江上传来的船笛声……
这簌簌的小雨,淡淡的心情,总会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想到别人,回忆起自己的一些如烟往事,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给这盛夏里焦灼干涸、浮躁忙乱的心带来一片宁馨的凉意,消闲的轻松,使生命中那些曾经美丽的一瞬,再一次划亮我们的心灵。
其实,雨帘是最细密的屏障,它能让你与世隔绝,由你暂时逃离喧杂的世界,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天依旧是蓝的,草依然是绿的;依旧是云淡风轻,变了的只是人们忙碌的心情。
回想古往今来,一到雨夜时分,秉烛夜游的乐趣难继,就更免不了寻愁觅根了。写雨的诗词不但多,而且美,“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晕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关怀,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可这些到底没有林妹妹似的多愁善感和才情,所以丝毫没有“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的伤感,但却抒怀了雨声对人生的彻底诠释。
然数尽听雨的前贤,我最佩服的仍是我们的前辈---古唐人。他们能将平淡无味的生活诗化,百首词诗虽已传诵千年,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当然其中听雨自然不在例外。在此之前,南朝的诗人们还只顾追花逐月,不会甚至不懂听雨,即使有人听,也只是空阶听雨,远不及唐人那般有花有样:梧桐听雨、芭蕉听雨、竹风听雨、夜船听雨、池荷听雨、隔窗听雨、小楼听雨、丛篁听雨、棋边听雨、对烛听雨,尤其那个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把我淡淡的思绪定格,在丝丝的雨里一圈一圈的扩散,融化在广漠的苍穹中……
我喜欢看雨、听雨、与雨对坐。因为晴日里的阳光太容易让事物显得太清晰、太现实,使人的视觉由疲倦到厌烦,而这雨夜的朦胧恰好使这一切变得扑朔迷离,让白日里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安顿下烦躁的灵魂。
而此时此刻的我,只觉得这样的雨夜更让人不忍轻易逃睡去,伴着清凉的微风,听着淅沥的小雨,泡杯历久弥香的洱茶,恬静地席榻而坐,再觅一本好书来读,不觉孤寂,反觉得温暖、沉静、安祥。
上海之夜听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