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作者: 艺土司 | 来源:发表于2019-11-23 07:21 被阅读0次
武童菩提

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武童菩提

为什么要守五戒?

“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础。一切戒必须从五戒筑起,五戒若学不好,一切戒都无能着手,五戒持得清净,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因此,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

武童菩提

■ 五戒第一戒:不杀生

含义:断一切有生命的动物之生命,叫做杀生。佛制受八戒之居士不得杀害有生命的众生叫‘不杀生戒’。

武童菩提

杀生果报:《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世人多疾病、短命,皆由累生累世的杀业中来;刀兵大劫、战乱横生皆由人类累劫以来杀生无数的共业所致。

武童菩提

小结:佛说:断除杀生业,欢喜持净戒,诸鬼神不害,彼人转善趣。佛陀劝菩萨不食众生肉,纵然做不到,但绝对不可以杀生,戒律里面有开缘,可以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没有看到杀、没有听到杀的声音、不为我杀。

武童菩提

■ 五戒第二戒:不偷盗

含义: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戒律所制,上至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而取。

武童菩提

偷盗果报:《大方广佛华严经》云:“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

武童菩提

小结:不偷盗戒,本为大乘佛教重戒之一,也是以长养开显慈悲心为主旨。通过受持不偷盗戒,防护身心,不失戒体,更行各种布施,以成就悲心。假使每人都受持此戒,社会平等便会萌芽,而劫杀也必然很快止灭。

武童菩提

■ 五戒第三戒:不邪淫

含义:制止非礼的邪淫。除正常夫妻外,不得有不合理的行为包括看不正当的电影,书籍和画报等。

武童菩提

邪淫果报:古谚云:“万恶淫为首,死路不可走”。活着多病多难,家庭不顺;死后堕三恶道中,犯得很重就堕地狱道,然后余报就是生到畜生之中来,为雀、鸽、鸳鸯,种种。

武童菩提

小结:邪淫,是因贪心而起。而贪就使人不辨是非,不知黑白,也就是无明。所以我们要修智慧观,修慈悲观,化淫欲之心成智慧之火。这样,会让我们世间生活圆满的同时成就出世间的解脱。

武童菩提

■ 五戒第四戒:不妄语

含义: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恶口骂人,不说虚伪诳骗的话。

武童菩提

妄语果报:妄语,最后只会信用打破,人格破产。堕入畜生道,受尽愚痴之苦;即使是业果未熟转生人间,也会遭受到口臭的毛病,会如过去生中一样说谎打妄语,而且时常遭人诽谤,蜚语四起,得不到信任和支持。

武童菩提

小结:言语往往是是非的来源。我们既是身为修行人,应该以佛法作为自己起心动念的准则,平常心存善良,言行一致,说话真实,来修德增福,庄严自己。

武童菩提

■ 五戒第五戒:不饮酒

含义:这条戒律中的“酒”包括一切麻醉性的东西,如酒、吸食大麻、白粉、迷幻药等,都是在酒的范畴。

武童菩提

饮酒果报:因为这些物品,能令人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佛说,饮酒十过:喝酒的人,色恶,少力,损伤视力,现嗔恚相,损福,伤身,争强好胜,恶名远播,智慧减少,死后堕三恶道。

武童菩提

小结:佛教是重视般若智慧的宗教,认为通过戒酒,能使神智清楚,思路清晰,智慧明朗,我们努力弘扬佛教的戒酒思想,更为社会的净化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武童菩提

■ 总结:

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是我们众生最粗重的身心过恶,这五种过恶把我们引入歧途,招惹灾难,导致苦轮。

武童菩提

众生受了佛戒,就是入了佛位。作为一名佛教徒,我们应该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趋于完善。在发现自己犯戒以后,就立即忏悔,忏悔之后,再重新受戒。

武童菩提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

武童菩提 武童菩提

相关文章

  • 佛学基础丨人天行果——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十善的关系 五戒与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

  • 五戒十善-佛弟子必学基础之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是佛法修学的根本法,修学任何佛法,必须以五戒十善做基础。如果五戒十善没有做好,人天资格都没有,他...

  • 五戒

    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为什么要守五戒? “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

  • 五戒十善

    五戒具足,可保人身。 加行十善,方能升天。 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 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

  • 五戒是五种防护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都在持守。 对五戒的不同解说很多,对五戒的不同理...

  • 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五戒之五,戒剽窃

    前言 重温一下刘坡公学诗百法,第66法 “作诗五戒”: 何谓作诗五戒?一戒讥讪,二戒谄谀,三戒鄙俗,四戒纤亵,五戒...

  • 格律诗创作戒律4:作诗五戒

    作诗五戒 何谓作诗五戒?一戒讥讪,二戒谄谀,三戒鄙俗,四戒纤亵,五戒剽窃是也。学者于上述八病五忌既已知之,则此作诗...

  • 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五戒之四,戒纤亵

    前言 继续刘坡公学诗百法中,第66法 “作诗五戒”之四:四戒纤亵。 重温一下五戒: 何谓作诗五戒?一戒讥讪,二戒谄...

  • 第三篇 人间天上的护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 五戒及其内容

    戒律学纲要(选录) 作者:圣严法师 第三篇人间天上的护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五戒及其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五戒 凡是一...

  • 五戒

    ”红莲一朵,本自清净,菩提路上,共同护持今天我受五戒啦”朋友圈里有朋友发来的。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bc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