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企业内部培训的,经常帮公司挑选培训的供应商,就是别人口中的甲方爸爸。因为相对公司内部的其他部门,我们反而也成了乙方,也许是同病相怜,所以我并不喜欢折磨甲方。
我很在意供应商的水准,但市场上供应商多如繁星,如何慧眼识珠,选择有水准的乙方,这是一个问题。
总的来说,从5个方面来考虑:
1、服务案例
2、讲师履历
3、课程大纲
4、服务态度
5、现场听课
01
服务案例
一家培训机构到底好不好,可以从她的案例看出来。因为每个客户都是用钱来买单,一定会认真考虑,客户的实力就代表培训机构的实力。
通常可以按客户的实力打分,比如世界五百强的打5分,国内知名品牌+龙头打4分,知名品牌打3分。
然后,还要结合这些客户的区域来判断培训机构的影响力,比如乙方的客户南北方分布均匀,各行各业都有,说明他的业务开展较好,得到全国的认可。
反之,如果只是省内的公司居多,说明他的实力还不是全国级,只能算区域级公司,能对接到讲师资源就相对有限,对于公司问题的理解力也会较低。
此外,还留心看看,是否有同业公司的合作案例。如果有,可以背调一下乙方的口碑。
02
讲师履历
通常会看几个关键信息,他的学历,工作过的企业,以及成为讲师后服务的企业类型、擅长的领域。进行加权打分,比如,擅长领域就比其他信息重要,商学院的经历就没有大厂工作经验值钱。
世面上授课的老师,可以分为2大类。
1、实战经验丰富培训方法一般的高管
2、培训方法娴熟,实战经验少的讲师
很多人会想有没有实战经验丰富且培训方法也娴熟的老师呢?通常不会有,人的时间有限,很难做到样样精通。
即使有,通常培训部门也请不起,都是大几十万的价格,他们是机构或公司的创始人。
03
课程大纲
每次培训都有培训需求,需要根据培训目的来选择课程,看课程的内容是否能解决问题。
常见有2种情况,1、课程大纲是个人经验总结,2、采用商学院的理论模型。通常情况,我会倾向于第二种,有理论模型,比较容易复制和学习。
通常,我会看几个要点:
1、是否有理论来源
2、是否有可行工具
3、逻辑是否顺畅
4、是否有安排练习
通常情况,逻辑越清楚,代表讲师思考越透彻。模型越简单,代表老师境界更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04
服务态度
服务态度是一个很奇妙的维度。很多有实力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原则,比如,刘润、华杉这种顶级的咨询就不到甲方那去推销,甚至不跟你玩竞标。
所以对服务态度的考虑,你要保持理性。比如,不要被乙方的热情,送点东西,经常往来的行为迷惑。不要在意这种小恩小惠,而是看他多主动思考你的问题。
比如,愿意定制化开发课程,对课程内容做适应性调整,愿意牺牲时间,来进行课后解答,或给学员作业进行针对性反馈。
一个有水平的老师,会十分珍惜他口碑,同时,他也会有自己原则,很明确自己的服务边界。
05
现场听课
判断老师的水准是非常难得一件事,即使是清华北大毕业,也未必能人人都能上好课。不管多高职位,也未必能引起学员的共鸣,解答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隔行如隔山,最好的办法永远是深入现场,需要亲眼到现场看学员的反应,要现场听老师讲的内容和案例。
比如,我是一个生产化肥的公司,老师跟我讲发射火箭的案例,很容易出现对牛弹琴的尴尬场面。
最可怕的前面的4个维度,都是经过供应商精心包装,必定有滤镜的效果,我们需要排除特效,了解真实的能力,确定是否能真的匹配我方需求。
以上,就是考量培训供应商的5个维度,根据乙方的信息分别打分,然后根据目标按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如果是咨询,我会看重服务案例,如果是培训,我会看重课程大纲,如果是分享,我会看重讲师履历。
现实中,很多公司选择供应商,都是靠感觉评估。如果金子和沙子比较,显然靠感觉就够用。
但如果是金子和金子比较,就很难说清。特别领导问一句,你为什么选择这家,不选择他原来合作的供应商?
利用加权打分是个有效的沟通手段,但在评估过程中要注意和领导保持沟通,形成评估方法的共识。工具还是工具,决策的事情还是领导说了算。
在你的领域,你是怎么理性评估供应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