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之所以把开悟人生智慧的大乘顿悟祖师禅根本偈语,起名为《信心铭》,其密中密义,正在于要揭示宇宙人生大道的三位一体之真理组合之架构。天台宗五重玄义解释经题,是一大方便善巧。加上华严宗的十门悬谈,也是解释经题的一大圆融无碍境界。下面,专门讲《信心铭》之“信”字。
一,信为道源
佛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可见,信为道源,即是宇宙人生大道一切大智慧海,是万事万物千变万化的总来源,总程序,总系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故有新偈语云:一切智慧从信生,源头活水妙无穷。浩瀚无边实根本,通达此理顿然赢。
二、信为道体
信,是体、相、用之体。体,本体也,即道体,禅体,一真法界体,如来藏体,本性体,本觉体。宇宙人生大道是真如理体,无形无相,无边无际,不可把捉,却能被禅行者体证和体悟。八万四千佛法,都是为了这一个识心达本和明心见性的唯一使命和目的。而“信”,正是真如理体之别名,是用心可以契入的大乘顿悟祖师禅圆顿大法之一大玄妙之门。故谓之曰:“信为道体。”禅行者能反闻闻自性,内观此信,参悟成熟,终能悟禅,得道体之无尽自受用矣!但信无妨。信即无碍。
三、信即功德
功德虽然看不见,又存在,是心中心,是性中性,是密中密,是不可思议,是不可说。但是,因为有了《信心铭》,那么,信与功德,不二法门,是一不是二。信具足,则功德具足。此信功德庄严成就是本来如是,不是修炼和参悟能得,每个生命本来面目都是原装如此。故知,信即功德庄严,信即功德无量,信即功德成就。即信即功德,即功德,即信。
四、信即为母
禅门另一句话是:“般若为母。”一切菩萨从般若生。那么,一切菩萨亦即从信而生,明矣!信,既然为道源和功德之母,所以说,功德母和般若母,是一不是二。母者,能生一切法,能生一切智慧,能生一切功德,能生一切圣贤、菩萨、佛。凡夫与圣贤同时平等具足信母之本,可见,生命本具之如来德能,即是圆明觉了大圆满,先天成就。
五、信即彼岸
回头是岸,这个岸,就在本心更微妙更深切之处。无处不处之处,彼岸者,本性也,即信也。信即彼岸,不达而达,浑然天成。不回头者不得见,既然回头本此信。除此信岸无别岸,达者顿悟祖师禅。
六、信即不疑
俗世生活里,人们种种怀疑,都是自损福德和智慧。故在佛学中,把怀疑,列为“贪嗔痴慢疑”五毒之一。熄灭此疑毒,回心悟信根。信明毒自灭,唯有信天真。信即不疑,大道至简。
七、信满成佛
本来面目都是佛,如今从信开始,当下一信,功德圆满,不成而成,成就了本来佛。人,一旦疑神疑鬼,就距离本来信体,越来越远了。斤斤计较也是一种疑虑,都不能回到信满的本体上来。
八、信即佛性
佛性是什么?那就是一切无有自性。佛性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一心三藏是也。佛性就是无上大涅槃,圆明寂灭体。佛性就是信,信就是佛性。故知,信就是一切无自性,信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信就是一心三藏,信就是无上大涅槃圆明寂灭乐。达此深理,即上上乘根器,顿悟祖师禅有份于当下矣!
九、明心见信
信与性无二无别,故知明心见性就是明心见信。正法眼藏,不见而见。此性即此信,终日见无所见。即不可见,已然无所不见。见信就是开启了正法眼,开启了光明心。
十、信即法身
道体本无修,法身就是一真法界身。以“信”字来代言和诠释,方见玄妙和真实。法身境界,即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信法身,法身信,一也。法身佛者,信佛也。信佛者,信此法身也。大乘顿悟祖师禅和一乘圆教如来禅,都是一法身,即一信也。不信此言,者,要勇猛精进经教修炼,参禅悟道,才能不忘此信,不违此信,不屈此信。
言之不尽,略说如上,敬请参究,皆悉信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