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我侄子在学编程猫和建模狮,每天上午玩的不亦乐乎。我有时在想,这是在玩游戏还是学习呢?
我想起“电子毒品”这个古老的词,现在的电子产品,很难像以前一样可以清晰定义到底是游戏还是学习,这可比以前步步高学习机要高明的多。
此外,他还有一个任天堂的switch游戏机可以玩健身游戏。家里人还觉得他玩的不够,你能说游戏有毒吗?
01
什么是游戏?
看过一本书《游戏改变世界》,颠覆了我对游戏的认知。《王者荣耀》是游戏,《绝地求生》是游戏,《英雄联盟》是游戏,这毫无争议。
那像《跳一跳》、《欢乐斗地主》、《俄罗斯方块》、《狼人杀》、《消消乐》等小游戏,应该也是游戏,这大部分人也能接受。那问题是象棋、围棋之类的棋类,算吗?还有,扑克牌算游戏吗?
此外,那拼图、数独,乐高积木等有利于孩子智力开发的益智游戏还算游戏么?
事实上,这是个游戏的世界,比如我们欣赏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类游戏。唱歌、跳舞、喜剧、脱口秀也可以是游戏。
但我们会说天天跑步叫坚持锻炼,天天打王者荣耀叫玩物丧志。这是一种偏见,工作难道不是文字游戏、语言游戏,或者权力的游戏吗?
所以,游戏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不是有没有用,能不能靠这个挣钱糊口。
02
不是游戏的错,是水平的问题!
我小时候,可喜欢踢足球。每个周末都要去学校操场踢2场,我爸就取笑我,国足那么烂,你还踢球,你能成为罗纳尔多吗?还不如去打篮球,你看姚明,多打打篮球,还能长高呢。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一回事,体育锻炼又不会上瘾。哪里不会,我都上瘾了20几年了,不仅每周要踢球,还喜欢看球,每天没事还刷足球新闻。
我没办法每天踢球,是因为水平不行,没办法成为职业球员,靠踢球吃饭,所以没有条件沉迷。
电子游戏也是一样,我读大学的时候,大一参加学校组织的电子竞技大赛,我报名《魔兽争霸》(暴露年龄了)。那一届,我运气不错,拿了第二名,还有50元的奖金。
另外惊讶的事,这条消息上了学校的报纸,这是我第一次上报纸,但系里的女生都知道了,都以为我擅长计算机。
但,我还是没有昏头,每天打魔兽不超过5个小时。那时最厉害的职业选手是Sky、Moon、Grubby等,那时他们已经能挣几十万美元了。现在,电竞可是广大青少年梦想的职业。
当时,我也清楚地知道,我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职业水平,也吃不了一天训练超过12小时的苦,还是水平不行。
西甲巴塞罗那俱乐部,有个著名球星皮克,他是个扑克高手,擅长德州扑克,还参加过世界大赛,拿过前几的名次,奖金有几十万美金,当然还是比不上他上几百万的年薪。
所以,什么游戏,都没问题,关键是水平怎么样?最好,哪个水平高,就玩哪个。哪个能带来更多现实意义,就选择哪个。人通常都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收获更多。
03
该怎么玩游戏?
小孩有小孩的游戏,大人也大人的游戏,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游戏。对游戏要有开放的心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小的时候,尽然让孩子尝试多的游戏,以此来锻炼各种思维和运动能力,这能充分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
从我7岁的侄子的情况来看,他没有特别偏好电子游戏。篮球、跆拳道、小提琴、画画、英语、象棋、国际象棋、数独等,他都喜欢玩。
但注意不要为玩而玩,而是为了提高,塑造更好的人,所以,游戏一定要有教练,要持续提高游戏水平。
到了高中和大学,要开始考虑缩小范围,集中时间专注于未来工作相关的游戏,比如办公软件、设计、编程、文案等。
乔布斯上大学时,就自己选课,经常逃课去隔壁学校上美术课,这为后来苹果简洁的设计风格埋下了美感的种子。
现在,城里的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英语和编程,这就是未雨绸缪,为未来的游戏打基础,是上游思维。越早有职业发展目标,更有可能赢在起跑线上。
埃隆·马斯克,12岁时,就拥有计算机,开始编程,并用电脑设计了Blastar的太空游戏,并把它卖给一本科技杂志,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500美元。
工作后,面对着依然是一个游戏的世界。但这个世界,不像小时候那么简单和友好,经常有挫败感,也缺少及时的反馈,更没有短期清晰可见的通关路线,是高难度的游戏。
面对困难,很多人,会选择退回去,玩过去的游戏,以此来安慰受伤的心灵,弥补成就感和荣誉感的缺失。但这不是根本解决办法,成长必须挑战自己。
在职场的游戏中,需要付出比以往游戏更多的努力,需要研究攻略,来不断争取更好的游戏成绩。
也许,有些职场游戏不大好玩。但这么多职场游戏中,总有一款,你比较喜欢,你也可以选择你擅长的,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低水平的重复,最终成为高手,享受游戏的成就和快乐。
总结一下,游戏不是有毒,只是水平不行,不足以立足。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游戏水平才是正解,你得下点苦功夫。
推荐阅读《游戏改变世界》——简·麦格尼格尔、《游戏化思维》——凯文·韦巴赫&丹·亨特、《有限和无限游戏》——詹姆斯·卡斯。
思考题:哪个游戏,你玩的最好,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