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都说万达人才很抢手,但谁又知道为了培训这些人万达做了多少努力?在培训方面万达确实有自己的高招和秘诀,那么究竟有何厉害之处?
作者|胡智蕾
来源|Training微聊斋
(ID:holygoals)
3134字 | 9分钟阅读
在我们的企业培训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从外部企业大学里找不到标杆,而请一些专家来讲课,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经过思考和摸索,万达学院形成了一条很有特色的思维路径,要想做到“有用”,那是需要把“有用”落地的,落地落在哪里?只能是落在“岗位”上,怎么体现出对岗位有用?自然就是做出“业绩”来。
常言道:知者为师。
谁是知者?这是问题的核心。
我们研究来研究去,发现一线中那些优秀的干部是知者。
一开始我们认为一线优秀干部虽然干得好,但可能不太会讲课,其实不然,只要你工作干得好,你真的有本事,就一定能讲出来,而且学生爱听,都能听懂,学完了回去就能用上。
这才是有用。
以下是万达的特色培训干货,其实每一个细节都是围绕着这些思路来做的。
特色培训分七步走
第一步工作是改课件,学以致用。
第二步是课堂无眠,上课不打瞌睡。
第三步是推出“能量集市”,解决个人问题。
第四步为组织做诊断;我们会把复盘、评审、审计、法务、客户投诉等各个部门发现的问题收集上来,作为一个个独立课题,界定原因,寻找方案,跟踪解决,让犯过的错不再犯,以此优化组织效率。
第五步是开发岗位宝典,实现快速胜任。
第六步是传播万达精神,从心智模式的深度对业绩负责。
第七步是借助网络平台,做到随时随地有求必应。
找到知者
一万个学生里面就有各种各样的知者,具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关键是能不能找到知者,让知者把所知分享出来。
这就要求学院能够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够畅所欲言,让学生能把问题问出来,让知者能把智慧经验讲出来。
所以学院要做很多结构流程的策划设计工作,鼓励学员们去说,敢说、能说、会说、实说,说了就有价值,就有贡献。
做好评估
评估环节也是重中之重。
学生对所有老师讲课要进行打分,老师对优秀的、有贡献的学员也会打分,学院会对老师的讲课风格提出改进建议,也会把学习情况反馈给各部门领导,各部门领导反过来也会给学院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
管理学员的妙招
学生是一批思想强大、身体却并不太年轻的人,对这个群体,你讲课只要概念漫天飞,那学生必然睡觉。
其实解决这问题也很简单。
教室的格局现在都是学员们分组,每个小组的学员围成一个小桌,各组之内要分享、互动,各组之间还要PK,大家面对面地学习,学员的注意力就提升了。
另外,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一样,你需要为每个人去找他自己的问题,寻找他自己的解决方法。
将企业精神传递给学员
行业内都觉得万达了不起,万达为什么会有今天?不只是因为那些技巧,还有企业精神,万达精神才是核心。
我们做培训,有一个更宏观的目的,是要系统地研究人才与企业的关系。
王健林说现在的短板是人才,万达学院是要解决人才问题。
那万达学院只是要解决人才的知识短板问题吗?
不对,只有这个观点那就局限了,其实万达学院要解决的是人才与万达集团和谐相处的问题,是要解决“社会人才与万达事业相和谐的问题”。
如果你根本不是一个享受卓越人生的人,那学院就应该建议你,算了,离开吧,去找个慢节奏的单位过日子吧,万达不适合你。
那万达学院是如何将万达精神传递到每一个学员的呢?如何培训企业精神?
万达是一个英雄的组织,是有英雄情结的组织。世界上人是不同的,有些人是一遇到困难就有问题,有些人要是遇不到困难他就有问题了。
所以万达学院的一个职责就是帮你认清你是谁,对组织来说这是知人善任。
因为这样做对业绩有用,只有你认清你自己,你才能是快乐的,业绩才会上升,只有你快乐,你才会自主自发地创新。
一些人总说万达工期紧、工程苦,你只要万达的卓越,不要辛苦,行吗?
你以为吃喝玩乐、睡懒觉、不干活那就是幸福吗?那是很狭隘的。
在万达,大家都应该成为一群喜欢征服困难和挑战自身极限的人,成为一群一遇到困难就斗志昂扬的人。万达不改变你,只寻找你,万达需要十万人,这样的人数放在全国比例是很小的,但总有这样一群人喜欢这样的生活。
有求必应,可以临时抱佛脚
现在新学员的培训时间是5天,要想达到“认清你自己”这个目的,5天的时间是不够的,很多问题看似解决了,但实际上到了工作中又不会了,这就是因为对学到的、感受到的还不够稳固,这主要是因为5天时间太短。
搭建好网络学院,那就不一样了,来学院的5天只是贡献智慧,离开后的360天才是开始学习。
在网络平台上,真正能够帮助到你的人,可能是那些遇到过同样问题的人,万达学院就是要搭建平台,让你找到能够帮你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以前的学习是个人化学习,网络化是集体学习,社会化学习是最新的一种学习方式。
以前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积累、储存。现在这种模式就是“有求必应,可以临时抱佛脚”。
万达学院根据“有用”的指导思路,创新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万达之道”是一档以现场嘉宾访谈,学员互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跨界教学形式。万达之道紧紧围绕“生存之道、成功之道、快乐之道”三个主题,通过员工提问、情景解读、图画历史、看图说话、音乐解析、视频解读、嘉宾访谈等多种方式,来共同探讨、分享万达的组织智慧、文化精髓、管理技巧与工作方法。
“我是潜力干部”是一档干部选拔竞聘实战模拟课程,运用了国内外科学的测评中心技术,如行为风格测评工具DISC、文件筐、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并结合实战模拟节目的制作流程、进行全程跟踪拍摄,全方位综合的来评估、选拔潜力干部。
“微电影学管理”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将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案例提炼出最佳管理手段和方法,学员结合提炼的最佳管理手段和方法,并通过对人物、场景、管理过程及冲突进行再编写成剧本,自导自演成微电影;二是节选与课程主题比较契合的电影片段,通过学员的研讨、讲师对知识点的讲授、最佳实践的分享与学员现场的情景模拟以及讲师的深入点评,从电影中学习管理。
“侃大山”就是通过催化师这种中立的行动学习过程设计者和研讨引导者,通过提问,引领参与者进行思考和总结,迫使参与者进行审视和判断,挖掘问题背后的真实情况,最终利用众人的智慧解决众人的问题,并将学习成果固化推广实施。
“任务树”通过综合体项目计划模块化管理明确集团各部门“要做什么”,万达学院的培训将落脚于“如何做”。通过任务树的梳理,学员能够对全年的工作任务“心中有树”,理解年度工作目标,梳理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各项工作的关键节点,准确完成工作任务。
“工作逻辑图”从具体工作案例出发,绘制出完成一项工作的动作流程,理解万达制度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从而解决其中存在的边界不清、缺乏有效指令等业务问题。
“能量集市”中,每个学员都提出自己面对的问题、心中的纠结,让所有学员帮助自己寻找解决方案。在“能量集市”教学法的课堂中,每个学员都是讲师,每个人自身都充满着能量,而这种能量只有在传递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壮大。
“解决之道”能够激发群体智慧,通过结构化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业务部门中普遍的、影响程度大的、成功经验较少的、具体的难题。对问题发生原因达成共识,找到根本原因;整合不同利益相关者观点,对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荣誉之旅”课程中,从具体工作问题出发,挖掘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运用集体智慧寻找解决方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落实具体的行动计划,是万达学院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企业培训是持久战,像万达学院一样,因地制宜,以终为始地做培训,才能激发学员的能量,让培训真正“有用”。
选择云学堂绚星企业大学平台,帮助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从而实现培训的有效落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