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没上过学,但敬重有知识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喜欢与村里读过书的前辈交往,向他们请教问题,听他们讲古今故事。
我哥哥姐姐在镇上读重点班,我父亲经常拜访老师,询问孩子读书的状况。时间久了,和老师们都熟了,偶尔也请老师来家里吃吃饭,也会送些时令菜蔬瓜果给老师。
那时候的老师非常质朴,不因为父亲是乡村野夫而看轻父亲,相反,他们对父亲像哥们一样,遇到一块儿,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与一帮有文化的人相处,我父亲的眼界与见地日渐提高,他的果园打理得硕果累累、菜园收拾得四季如春,地里的庄稼也是五谷飘香。在村里担任村主任,俺们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夏粮征收、农业提留、计划生育等等,屡次受到上级表彰。
最拿手的是处理乡亲之间磨擦,言差语错、争吵拌嘴,乡亲们信得着父亲,请他过去两边说和,大多哈哈一笑,尽释嫌隙。
不识字儿,口才极好,且腹有良谋,说媒拉纤极有成就,据不完全统计,经他嘴巴说和成家的有二十三对之多。
我父亲很重视子女教育,他始终坚持“上学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他的观念影响了周围的亲戚。我的表姐表妹表弟堂弟,我父亲托他熟知的老师,帮他们联系学校,得益于良师教诲,基础比较扎实,后来都顺利考上了中专或者大学。
有一次,我去临沂,与同学们一起小聚,我们当年的数学老师也来了,七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但身体很硬朗。他是我父亲当年的朋友,他很关切地问起我父亲的身体,说,什么时候再找你爹喝一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