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没落的文化挽歌—百鸟朝凤

没落的文化挽歌—百鸟朝凤

作者: 寒琛久啊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23:13 被阅读0次

我想说我是在之前看的 在我还没有看到导演下跪求片的时候就去看了 文化精髓的确存在,就凭着焦三爷的那股硬气,这部剧还是成功了,塑造了一个为艺术献身的灵魂,生,唢呐在,死,唢呐陪。文化艺术交流没落的确有自然规律,有时候我们无力更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铭记了。说百鸟朝凤是一部文艺挽歌,确实也再恰当不过了,能让它永久弥留的就是载入史册。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变化,更无法阻挡乐器的更替,有盛就有衰,所以只能载入史册来铭记这种艺术。电影通篇有方言也有普通话,以一种叙事风格讲述了没落的唢呐文化,也揭示了兴衰的演变,人物塑造有对比也有烘托,我想到了去年的山河故人,真的,他们都是宛如画作一般的以人物刻画来显现在你面前,其中感悟自不必多言,影片都没有什么非凡的视觉,强大的渲染,但就是这种平常平常的深入人心。焦三爷,铁骨铮铮的一枚硬汉,对唢呐却表现出了无限柔情,是唢呐融化了他,和他合二为一,所以他对唢呐的那种深情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的了的。焦三爷无疑是影片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人,重在他对唢呐表现出的一丝一毫,从收徒开始,再到选继承人,他都是思虑的周周到到,我们需要像焦三爷这样的人,也需要唢呐这种文化的传承,最后将唢呐班交给天明,他是再放心不过的,因为天明身上的那种柔情那种正义那种有情有义的人,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无奈的是,总会有没落,当洋乐队席卷而来,唢呐再也不能独撑一面了,这就意味着一直骄傲坚持的唢呐班将不能再那么辉煌了,从不行接师礼的那刻开始就注定了,注定了这样的结局。不过文化终究是文化,可以没落,但不能没有。我们可以载入史册,可以铭记,可以留芳。当他们最后在北京看到街头一位老人吹着唢呐卖艺时,心中万般思绪,既自豪又悲哀。可是这门艺术终究是传承下来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记于 观《百鸟朝凤》后。

    2016.05.22。

相关文章

  • 没落的文化挽歌—百鸟朝凤

    我想说我是在之前看的 在我还没有看到导演下跪求片的时候就去看了 文化精髓的确存在,就凭着焦三爷的那股硬气,这部剧还...

  • 《百鸟朝凤》——满满的师徒情

    看了《百鸟朝凤》,一个讲述民俗文化没落之殇的故事。当民俗音乐遇上西洋音乐的冲击,到底该不该坚守?有人说该,匠人之心...

  • 没落

    世界的没落首先是文化的没落,教育的没落,思想的没落

  • 悲哀

    理解了方励为何下跪,也许冥冥中这是吴天明为自己唱响的挽歌。百鸟朝凤,至高境界。巜百鸟朝凤》揭开了当代中国社会几乎所...

  • 文化的没落

    五千年悠久文化 傲视天地 而今一些地方却没落了 上海中心大厦仅是最高 泸沽湖仅是消费 宽窄巷子仅是街道 大雁塔仅是...

  • 一曲唢呐,一代传承    ――《百鸟朝凤》

    变革的年代, 浮躁的城市, 没落的坚守, 凸显出生命的异彩。 《百鸟朝凤》...

  • 宗族文化的没落!

    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承载者。不知从何时起,宗族文化正在走向没落。 ...

  • 哀婉悲情的文化挽歌

    《额尔古纳河右岸》(摘存,细读) 出生于 1960年代中期的迟子建今年虽然只有四十五岁但她的创作生涯却已经有二十余...

  • 原创·⽂评|《红楼梦》第⼆⼗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冢⻜燕

    红楼梦中常常将钗黛合写:⼆者同为封建末世中“⼥⼉国”的上层⼥性,因⽽都既有挽歌社会的时代烙印,⼜具有没落贵族所独有...

  • 诶,没落的诗词文化

    (缺真情铸诗魂,少真性达诗心。中规中矩,章法不乱。刻意求形,蕴味难沾。歌功颂徳老八股,陈腔滥调总常弹。滨城之大如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落的文化挽歌—百鸟朝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ng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