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姐弟几个做不了别的大事,但扫地、收拾桌子、摆碗筷、添柴禾这些事是常做的。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了灯,这时妈妈也在厨房忙活开了。做饭是一件热闹的事,到做饭时,我家的水井总要吱吱呀呀响一阵,妈妈一会打水,一会洗菜,进进出出,忙得像个陀螺。哪怕是最简单的面条,妈妈也会放一把青菜进去。
我坐在灶门口用火钳一把一把地添柴禾,一面夹柴禾,一面看着锅里的动静。煮面条前,妈妈总要煎几个荷包蛋,蛋煎好后,厨房里弥漫着菜籽油和鸡蛋混合的香味。那浓郁的烟火味道直往鼻子里钻,说不清为什么那么喜欢,只觉得好闻。现在想来,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如今,我和妈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即使见面,也多半还是她做给我吃。妈妈做菜的水平大不如从前了,有时候咸,有时候淡,有时候菜里面竟然有沙,但这不会影响我的心情,妈妈做的饭永远是最暖心的。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饭是幸福的。
婚后,厨房也是我的主战场,一日三餐,虽没有炊烟四起,但也是每天锅碗瓢盆奏鸣曲。想让孩子一回来就感受到家的温暖,就要多花些心思在生活细节上。把饭菜做得合每个人的口味绝非易事,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过一句话,“珍惜为你洗手做羹汤的人”,当时心里挺多感触的。只有常常做饭的人才明白,其实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洗手做羹汤,不容易。除了长期练就的厨艺,除了超市购得的食材,最需要的条件就是“爱”。有爱,才有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