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囊书袋

文囊书袋

作者: 终南山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16:11 被阅读0次

清楚的记着,读初中时,有一段时间语文老师生病了,不能上课。为了不荒废学业,班主任请了位本校高中部的语文老师教我们。记得这位老师气宇轩昂的走进教室,然后开始了他的宣讲。他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凡是我们能问到的问题,他无不知。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他随即一泻千里的背了遍《长恨歌》。

我当时就总觉这位老师的那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所以然,因此那场景一直留在了我心里。后来,随着经历日渐增多,看到的多了,想的多了,终于琢磨出一点点:那位老师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是因为他能背诵很多的书。

中国的许多大学问家,尤以背书为能事,谁背的书越多,谁的功底就越扎实,谁就能更多的引经证典,在现实中的发言权就越大。中国的大学问家,多呕心沥血者,但却忽视了一点:读书不是为了用来背的,而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中国有个词叫“酒囊饭袋”,而那些一头扎到书堆里,失去了创造力的人实在是“文囊书袋”。虽然他们满肚的学问,可是自己的消化能力差,不能创新,只能替古人背书。

我们的民族精神确实很奇怪。我们的思想价值和社会评价体系中没有给予创新者足够的重视,而把那些书囊一样的人物当作神。不能只责怪考试的教育制度,其实我们在颂扬某些大学问家的时候,也是以他们背书多少来论英雄,而不是以创造力来论。

如果某些人能够把前面人所创造的东西掌握了,那么这个人就是值得称道的。可是,那些真正做了开创性事业的,真正进行了创新的人却往往难以留下名字。我们告诉孩子们中国人伟大呀,有四大发明,可是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的发明者是谁?考古发掘证明了纸发明的时间比蔡伦出生的时间还要早,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事迹只是在沈括的文章里有那么一小段。

现在的中国不仅学问界有背书意识而乏创新精神,就是在文化界、科技界、经济界也是为西方的马首是瞻,背诵西方人的书,弘扬着山寨精神,订立着我们当前唯一能订立的世界标准——电动自行车标准。

中国不乏可栽培为伟大创新者的儿童,希望他们的潜力不会被埋没。

相关文章

  • 文囊书袋

    清楚的记着,读初中时,有一段时间语文老师生病了,不能上课。为了不荒废学业,班主任请了位本校高中部的语文老师教我们。...

  •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猷攸畏, 属耳垣墙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猷攸畏, 属耳垣墙。 译文解读: 汉代王充在街上街市上入迷的读书,眼睛看到的全是书袋和书...

  • 第5号书袋的礼物【第10篇】

    8月8日开启第1个书袋的借阅,不知不觉,9月8日已经是第5个书袋啦! 很高兴,每一次都有你特别喜欢的书,就像《阿文...

  • 【五律】囊涩问空囊

    【五律】囊涩问空囊 文/林海 漂零人已老,囊涩问空囊。 昨日家中志,如今域外航。 羞言村酿醉,愧对苦茶尝。 端午龙...

  • 书袋子

    在过去十年天天在珠三角跑来跑去的途中别克商务车上放的最多的是书。我的电脑包是死沉沉的装的全是书。每次听到别人说我...

  • 掉书袋

    7.31 (掉书袋高能预警) 假期中有时候你的一天该怎么度过是由你早晨起来干的第一件事开始的,因为不管你昨...

  • 《“掉书袋”是件有意思的事》

    作家写作时,都喜欢掉书袋。何谓“掉书袋”?就是在自己的言论或作品中引经据典,引用对象多为经典著作或者名人名言...

  • 绘本……子儿,吐吐

    晚上9点游好泳回来,儿子又打开书袋找绘本,我趁机指着书袋问他,你喜欢这些书吗? 喜欢,哟,那你最喜欢什么书呢...

  • 夜半白

    文/艾芸 深更冷锋冽, 寒窗映雪囊, 淡月照疏影。

  • 我家小小“掉书袋”

    在讲我家小“掉书袋”之前,先来说说有关“掉书袋”的趣闻—— 张岱《陶庵梦忆》中记载道:他到一个读书人家去做客,天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囊书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se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