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携一身忠肝义胆,怀一腔国仇家恨

携一身忠肝义胆,怀一腔国仇家恨

作者: 温一壶月光下酒yxw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16:32 被阅读0次

——《赵氏孤儿》读后感

从《左传》到《史记》,再到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赵氏孤儿”这个文学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故事的结构本身很简单,但却传颂千年,这个情节并不复杂的故事,铺展于历史的长河中如此之久,可以与不同时代的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而盛衰不歇,《赵氏孤儿》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象征。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对原本《史记》之中的史实做了一定的改动,并非原版照搬。戏剧情节叙述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一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惨遭灭门,唯一幸存的是大夫赵朔的妻子,身怀六甲的庄姬,庄姬所生之子名曰赵氏孤儿。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在赵家门客程婴的庇护和培养之下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赵氏孤儿》是中国戏剧史上有名的悲剧,从庄姬的大爱自杀,公孙杵臼的慷慨赴死,程婴献上亲生儿子替赵氏孤儿赴死,到最后,程婴难忍妻儿的离去,忍痛十五载后自杀。剧中虽有恶人交构,但为了赵家赴汤蹈火的人,仍出于忠肝义胆的大情节之中。王国维对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在中国悲剧的发展史上有着准确而且独到的见解,“可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也。”

整部戏剧,最突出的便是精神的体现。每个义士的忠肝义胆,赵氏孤儿最后对仇恨的解读,都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人们对抗争精神的解读。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纯真和无所顾忌的时代,更是想象力迸发的时代。《赵氏孤儿》也典型的反应了那个时代,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向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这几经反复的抗争,正义的艰难体现,艰难的战胜和消灭邪恶,这这正义的胜利并不是所谓的和解,而是积累,在子子孙孙的前仆后继之中得以雪恨。这在中国的故事之中,并不是个例,赵氏孤儿的雪恨与愚公移山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剧本的最后,以锄奸报仇为结局,则鲜明的表达了中国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传统观念,完成复仇主题。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别人看。《赵氏孤儿》之中,将原本美满,衷心的赵氏一族,满门屠杀,这便是悲剧的总基调。无论如何,这赵氏的孤儿变永永远远是孤身一人了。紧接着,庄姬的自杀,韩厥的自刎,公孙杵臼的大义赴死,都是对赵家一门的绝对忠心。直到最后,程婴难忍丧子失妻之痛,自杀而死,这些都是悲剧的构成,是这个故事的总基调。客观的反映了中国悲剧的文化精神。

相关文章

  • 携一身忠肝义胆,怀一腔国仇家恨

    ——《赵氏孤儿》读后感 从《左传》到《史记》,再到纪君祥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赵氏孤儿”这个文学故事已经流...

  • 游三国城,尽显雄风

    游三国,领略其雄风 怀典故,感忠肝义胆

  • 海之恋

    你向我走来, 带着海风的味道, 湿湿的,咸咸的, 怀一腔正气, 携满怀豪情。 你向我走来, 带着满腔的赤诚, 暖暖...

  • 忠肝义胆

    挂车山中张秉文 千里泉城勤为民 满门忠烈染明血 忠肝义胆震清庭 碑坊山中立碑坊 文革文都满目疮 重整翠柏唤忠魂 碧...

  • 忠肝义胆

    挂车山中张秉文 千里泉城勤为民 满门忠烈染明血 忠肝义胆震清庭 碑坊山上立碑坊 文革文都满目疮 重整翠柏唤忠魂 碧...

  • 2023-01-18

    国仇家恨意难平,一腔热血洒乾坤。“精忠报国,舍命守土”是家训,更是国魂,当牢记心头,刻入骨髓。家国之仇,民族之...

  • 静赏花开,笑看叶落

    时光,总是用柔润的姿态,将自己的魅力渲染整个世界,也用温婉的韵律,将自己的曲调氤氲所有时空。携一指风柔雨润,怀一腔...

  • 第三十三个教师节的祝福

    东明县第一品牌学校王校长携教育教学管理团队,诚挚祝愿: 一直奋战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同仁: 怀一腔仁厚大爱倾情教坛...

  • 精研细磨深挖掘,赛课切磋共成长——禹州市实验学校赛课活动记实

    携一缕阳光, 捎一腔热情, 赏师者风采, ...

  • 向迎难而行的人致敬

    携一身孤勇,怀满腔情怀,行遍红尘万水千山,归来仍似少年,初心不改。率真,随性,多么惬意的人生。 从年少轻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携一身忠肝义胆,怀一腔国仇家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st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