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确认我是做心理咨询的老师之后,家长在电话里又哭又笑,激动得不能自已。
她的女儿即将参加高考,原本成绩很好,轻轻松松985那种,现在211有点悬。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也想好好学习,但就是学不进去,用孩子妈妈的话说,孩子没有目标。
前一段时间,孩子经过苦思冥想之后,告诉妈妈:我有目标了!妈妈很高兴,问她是什么目标。孩子回答:考上大学我就可以有自己的手机了,还可以打羽毛球了。妈妈瞬间感觉冷水浇头。
乍一听,孩子的“目标”很可笑,细一想,很可悲。可是,谁又想过,孩子为什么那么渴望手机呢?手机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手机能带来的东西为什么那么重要?这些东西有没有人能够给她,有没有给过她?
现在想清楚这些问题,也许孩子进入大学以后还能离得开手机,否则也许就会人机合一,沉迷网络,将以前没有被满足到的东西全都找回来,为童年补课。
不止是这个孩子的家长要多想想为什么,我们其他做家长的也应该想一想,越早越好!
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发孩子的祝福语:按时长大!以前觉得有点冷幽默,现在却觉得按时长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的是延迟长大,叛逆在成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