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形式多重多样,自历史长河顺流而下,唐诗、宋词、元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划出一片世外桃源。
从小学开始,懵懵无知的我们可就已经开始学习古诗词了。那时候对诗词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认识到它的篇幅极少,往往是四个短句,二十几个字,便是一首诗。现在才知道那是诗的精炼。就这样,我慢慢走进了古诗词的世界。
进入中学阶段,我们开始大量接触古诗词,古文。也认识了许多诗人,词人。在读起他们的作品,总有一种特别顺口的感觉,让人读了还想读。产生了一种对它独有的兴趣。朗朗上口,韵味犹存。虽然现在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仍然有一些诗词令人记忆犹新。那时候在语文书的后面有一首李清照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2354/e308da086f063b78.jpg)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当时读起它的时候,那种朗朗上口的感觉尤甚,让我对诗词的兴趣扎根心底。感谢这位名留青史的女词人,增加了我对诗词的喜欢。说起李清照,真的是钦佩,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往往会情不自禁的陷入她所营造的意境中,让人无法自拔。而且在读起她写的诗词的时候,我感觉到闭上眼睛在脑海中能够形成一副清晰的画面,仿佛在那一刻你就站在诗人身后,跟她一起作诗。那一会时间你的心灵与诗人产生共鸣。那个感觉会使你的气质升华。反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一种感觉。
除了李清照,我还比较喜欢苏轼,苏东坡。我开始了解的苏轼是一位豪放派的诗人,或者说词人,总之,他属于豪放派,直到我看到那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初二日夜游记》中的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才明白,豪放不羁的苏轼,也有如此柔情的时候。他的这首词是我领略到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的风景。千万思念,随酒入愁肠,化作一首诗。
可以说每一首诗词都是精华所在,极其简练。每一首诗词都是一个故事,生动形象。每一首诗词都是一份情感,丰富多彩。同样,每一首诗词都是生活,平淡而朴实。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诗词,这只是我所看到的诗词世界的冰山一角,有千千万万个与我一样的人,也有千千万万个冰山一角。诗词的世界广阔又深邃。值得我们携手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