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给班级找个平台来放学生的微写作电子稿,比如简书。可又被自己否定了。

一来,学生没有固定手机,晚上也不会有固定时间来把自己的优秀微写作变成电子的。二来若是请家长,同样不方便,家长也挺忙,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三来自己更没有时间。每天就这样维护着自己的这个个人简书平台尚紧迫,又缘何能抽出时间再经营一个,更重要的是学生作品若想公示于众,还得要修改推敲。而且现在简书平台管理较严格,一不小心简文就会被锁,向上申诉才能解开。
那么,也就是说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方式吗?那如果减少频次呢?专人负责呢?是不是可以在班里安排两至三个小助手来做这事,他们相当于班级简书的管理员,定期发送,定期上传?这样工作量既不大,也不至于过于粗制滥造而带来不好的影响。
那么,想做这个的目的何在?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长看到。既然这样的话,加上每期编辑这样的身份可行。
做微写作这事,好像一直以来就是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其实本可以不做,那也少了很多事情。可内心又想做,倒纠结的。想做是因为想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有点特色,也想给我的学生留一些与众不同的记忆,想他们对文字有某种偏好。不想做呢,是压力使然。工作压力挺大的,杂事缠身。虽为语文老师,却因兼他职,这喜好之事变得有些敷衍。倒是情愿其他的事都不做,好好地教自己的学,上自己的课,做自己的写作一事,只可惜无法逃离,深陷其中。事情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不属于自己。
本不想走上这样一条路,却又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拒绝。因为有想要的,就附带着自己要接受不想要的。当初在乡镇,想要教主科,想要教语文,就要忍受接下不想做的事;后来到了城区,同样只想做好一个班主任,又未有能力拒绝学校的其他安排。现在一如昨日。好像这一路走来,总是在得与失之间较量。想要很远,距离太大,总是如海市蜃楼般无法靠近,不想要的东西又成为了想要的附带品。
想一想,生活真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试想自己的生活,好像自己喜欢的状态并不多。是我的要求过高吗?还是我从来就没有认真地想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