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74065/76b5b5cb2c30deee.jpg)
大家好,我是丹丹吖,90后职场妈妈。
今天的文章想来理顺(记录)一颗蓝莓引发的亲子危机经历,以及AI给到的提醒,和我的反思。
那天晚上,队友和女儿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把蓝莓洗好放在盒子里端给他俩。
女儿接过去一个劲地往自己嘴里送,队友手脏便故作调皮张着嘴巴“啊啊啊”想让闺女把蓝莓送到他嘴里,女儿故意装作没看到(之所以说故意,一是因为队友的动作很明显,二是因为当时她在憋笑),继续往自己嘴巴里送。
我看了一眼之后转身去卧室拿东西,十几秒的功夫,回来发现他俩闹矛盾了,一个噘着嘴吧眼泪汪汪,一个脸被挖了两道红印阴着脸。
女儿哭着喊妈妈,说爸爸不给她蓝莓吃,队友让我看他的脸。
我蹲下来仔细询问情况,原来是女儿没有给队友蓝莓,他生气把盒子里剩下的蓝莓从盒子里抓走了,女儿生气双手捏着爸爸的脸,指甲长轻易就把脸划出两道红印子。
我问女儿,“爸爸让你给他拿蓝莓吃,你为什么不给她拿呢?
女儿说,”他自己没有长手吗?“
我说,”他自己长手了,但你拿的他吃着会更香,爸爸这是在和你互动呢,就像爸爸妈妈可以拿好吃的东西喂你,那你也可以拿好吃的喂爸爸妈妈啊。
她还是坚持说,“他自己没有长手吗?”
我继续问,“爸爸张着嘴要你给他拿蓝莓吃,你看到了吗?”
她说,“没看到”。
我知道她在说谎,因为当时她的表情已经出卖了她,但是我没有直接戳穿她。
看到盒子里还剩最后一个蓝莓,我说,“你如果觉得自己做错了,就把这个蓝莓给爸爸吃吧。”她把这个蓝莓拿在手里,我想她的内心一定经历过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女儿一开始尝试几次想要把蓝莓给捏爆,那种“我不吃你也别想吃”的心理跃然纸上。在把蓝莓捏扁之后,她的内心经历了微妙的变化,很快又用另外一只手把它分成两半,然后把其中一半放到爸爸嘴巴里。
与此同时,笑容和嫌弃同时出现在队友脸上,留下一句“好恶心啊”,然后从客厅走到卧室,把手里握着的那几颗蓝莓用餐巾纸垫着放在桌子上。
队友走开后,我和女儿说,“你想想自己刚才的行为对不对”,她什么也没说,坐在沙发上继续哭,我给她递纸巾,之后我也走开了。接着,便听到她在那里发泄般地拉扯纸巾的声音。
这是发生在上周的一件事,事后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当时的所作所为是否妥当。
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天,晚上下班后我和队友一起去外滩散心,我们知道,彼此内心因为这件事都有些堵。我们在江边聊起了这件事,聊到最后,我们的结论是,对女儿的好需要有个度,否则她不知道感恩,把一切当成理所当然。
是的,我们从始至终都没有从自身教育方式上寻找原因,直到今天和AI对话。
我把上面的经历描述给AI后,它给我这样的反馈:
![](https://img.haomeiwen.com/i6574065/ef50e72725fb68d4.jpg)
这个反馈指出了我们身上存在却不自知的问题,给了我很好的提醒:
1、不要给女儿传递错误的示范,前提是我们得意识到什么是错误的示范。
比如这里的“队友因为女儿没有响应而生气”,给女儿传递的是“当事情不按我们的意愿发展时,我们可以生气和采取负面的行为”。如果不是被提醒,我们一直因为孩子没有参与亲子互动、不懂得分享而失落。
2、当女儿行为不当时,冷静处理,通过沟通和引导让她理解“这么做是不对的”。
这里我虽然在沟通和引导了,但事后看,我强调的是她没有回应爸爸的需求爸爸会失望,而没有告诉她用手抓爸爸是不对的。
所以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错误引导,二是道德绑架(你必须回应,否是我们就失望)。
而队友错在,不该在女儿没有反馈时,直接抓走蓝莓,他可以用更柔和的方式处理,比如摸着肚子说“小精灵说还想吃蓝莓”(小精灵的认识来自绘本《肚子里的火车站》),或者干脆这件事就算了。
当然,我已经把AI的反馈截图发给他共勉了,这篇文章待他忙完也要转给他看看。
3、说谎时及时纠正,以身作则理解诚实的重要性
女儿到了会选择性地说真话或假话的年龄段了,需要让她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并且及时纠正。这里她说谎时我没有戳穿,是考虑到的自尊问题,但其实我多虑了,应该及时纠正她。
育儿并不是简单的事,这个过程,也是养育自己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队友观念的差距会在育儿观念上集中爆发。我们需要提前沟通,让意见和态度保持一致,否则会让女儿感到困惑。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和智慧,在日常亲子相处中,理清自己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态度和准则,然后把这些教给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