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害怕死亡,原因无非是害怕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个时候,爸爸妈妈是自己的全部世界,如若自己的世界坍塌,那么自己也会不复存在。可是贪恋这个千千世界。但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读的书多了,便也有了自己的判断,不再那么害怕死亡。自是小时候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对于里面的一段话,却颇有感触,“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原来,朱先生也和我有着同样的迷惑,这让我少了些迷茫,似黑夜中的漫漫长路,有了一丝光亮。对于时间的逝去,生命的流失,自清先生,虽不能像物理学家,用独有的物理方法描述时间,却有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就如我默默时,便从我凝然的双眼过去。
于是我渴望从书中找到答案,找到其他的想法,进入到其他的世界里,这令我有种探险的精神。我在爸爸的推荐下,读了位于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拿到书的时候,看看作者的名字,曹雪芹,多么文雅的名字,这一定是一位极有灵气的女子。爸爸却告诉我,曹雪芹是一位男子,这更加令我有了兴趣,好奇这样的男子,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我更加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只是我那时年纪太小,所读的也是适用于青少年读的,对于曹老的文笔,没有更深的了解。却也对宝玉与黛玉的爱情,不免伤怀一番。也会幼稚的问爸爸,为什么贾母不让他们在一起?爸爸也只是叹气说:这世上多的是这样的爱情,所要的,拥有过,也已足够。我自是不能理解,心中对雪芹先生有了些许的怨意,怪他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现在想来,当时的想法真是幼稚的不行。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又怎会要如糖一样的结局,留于世人。这些东西很复杂,纵使我现在,也不能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等到大了些,便用了自己的零花钱,买了本《红楼梦》,像是于好久不见的朋友见面一样,我想要细细的品读,便是每天放到自己的床头,有时间便读。
如同探索无尽的宝藏一样,越往里面读,就觉得有更多的宝贝儿,它们新奇而有自己的魅力,令我惊喜却又觉得自惭形愧。羞愧的是,我小时候想法的无知。对于曹老的描写,我惊叹不已,看到每一句,都想摘抄下来,想要把它们牢牢记住,这样的文字,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美丽遗憾的故事,是怎样写出来的。后来,等到自己写一些随笔时,想要塑造一些人物时,每每也会加入自己的想法,结局亦悲亦欢,也总是与自己当下的生活联系。原来,写作来源于生活,是这样真实。
曹老在《红楼梦》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或善或恶,或简单或复杂,自是用一生写出了他的人间,也写出了他对于自己所处世界的控诉。我惊艳于他的刻画,一切都是恰到好处。不会无痛呻吟,也不会肆意渲染,他就那样铺平整个画卷,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色彩,看到线条,勾勒出自己心中的宝玉,黛玉。这更像留白一般,给你想象的空间。凭借画中的人生,编写自己的人生,在另一个人间里,我们又是怎样的蜉蝣,又如何漂于水面,挣扎在怎样的水藻之间。这都值得思考。正如余华的《活着》一般,那样平凡的老人,在经历了许多不能承受的苦痛后,与牛相伴,平和过完自己的一生。
《红楼梦》中人物很多,却独独有三个人吸引了我,他们不是宝玉,不是宝钗,也不是王熙凤等等。却是一生多泪的黛玉,乐观开朗的湘云,和埋在心里的妙玉。想来我也是俗气不堪的,可能这三个女子,透射出了多面性的我,我对于她们情有独钟。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黛玉。
正如黛玉初登场一样,便有着不于世俗同流的清冷。她怀揣着不安,来到贾府。一开始,她便把自己视作外人,把自己视作寄人篱下。想来,她是如此的没有安全感。如一棵根在外的绿草一般,稍稍风便能夺走。最吸引我的是,她身上矛盾性的存在。她会因为花朵的自然凋落,而伤心不已,自有黛玉葬花。却也有自己对于刘姥姥轻视。黛玉更像隐藏于我真正内心之外的刻画,不愿展示在外面的小心思,自己一闪而过的真实想法,小别扭,顾影自怜。黛玉于贾府来说,除了宝玉之外,很少有人欣赏她。大家觉得她尖酸刻薄,说话不留情面。无视成人世界里的潜规则,一贯的做林黛玉。这就像自己剖析,却总会被外界条件改变一般。改变成那个见人欢笑的宝钗一般,为了迎合别人,戴上一张面具,只是这面具戴得久了,便和血和肉长在了一起,想要撕开的时候只能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可是,我们还是应该找到心中的林黛玉,真实而个性。未经世俗的沾染。
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湘云。
如若湘云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小太阳一般的存在。提起湘云,连常年不说话的二木头迎春也张嘴说她好,园子里的人,个个都喜欢她。但是湘云却是命运极惨的。她自幼父母双亡,被自己的叔叔抚养,却也不被疼爱。没人疼,也没有钱,晚上还要做活计补贴家用。小太阳不会因为乌云的掩盖,就匆匆退场。她依然大说大笑,不带有一丝悲伤。正如宝钗评价:“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无疑,湘云是真实不做作的。而湘云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又顽又吃。和宝玉一起想着烤鹿肉,喝醉酒在花下睡觉,抡起拳头要打架,极其有趣。湘云就像最可爱的我们一样,管他外面狂风暴雨,我自是摇着裙摆,肆意在雨中舞动。未经世俗的打压。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妙玉。
对于妙玉,曹老是这样描写,“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是不在世俗意义之上的,她是个佛家弟子,却有着尘世的小心思。对宝玉的喜欢,她表现的骄傲却又可怜。像我们青春时期的暗恋一般,隐晦却又高高在上,要保护住自己的自尊,却又想要表现自己。无论是说黛玉品不出茶水,想要在宝玉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秀,还是把刘姥姥用过的杯子摔掉一样,这一切,只是想表现,自己的不同与脱俗,又像是要告诉宝玉一样,我很值得你喜欢。正如佛家弟子要六根清净一般,妙玉没有做到,自然要承受相思之苦。妙玉更像青春时期的我们一样,对待懵懂的感情,表现的高高在上,蛮不在乎,却要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妙玉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她想要的不能说,想得到的永远不可能拥有,却要与青灯古佛为伴。从此,情爱与她无关,宝玉与他无关。他至始至终不是她的,也不能是她的。只是,这些都要她一个人在木鱼声里默默消解,未经世俗的渲染。
想来,自己对于这三个女子的感想,却也是小巫见大巫,如同班门弄斧一般。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人生在世,有幸读了曹老《红楼梦》,见到了另一个人间。不同于一个时代,通过文字的对话,了解曹老的世界,实在有幸之至。
致敬
曹雪芹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