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61 读书的十个误区,你中了几个?

61 读书的十个误区,你中了几个?

作者: 2a73c200eb05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15:15 被阅读0次
    小组书友推荐了秋叶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确实很适合我,书读着读着就会有很多困惑,比如读书有用吗?比如最近很忙,没有时间读书啦,比如看朋友圈分享的知识也不错啊,既快又直观等等。那么,或许,这十个误区,也适合你读一读。

    误区一:年读100多本书,怎么能做到?
    我一直以为读了就要记得、读了就要应用、读了就能出口其中经典语句、读了就是完整读完,秋叶老师解释了他对“怎么样才算读完一本书”的理解,我才恍然大悟,逐字精读、目录浏览、通篇略读这些都算读完,无关乎应用(后篇会讲),不要抱着立竿见影、即刻改变的念头去读书,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

    误区二:哪里有时间读书?
    年初看《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时,里面也提到了很流行的“100天读33本书”的法子,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作者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啊,作者瞌睡少啊等等。换个问法,“哪里有时间追剧啊?打牌啊?逛街啊?打游戏啊?”,这么一问,似乎读书的时间还是有的,我们欠缺的只是还没有养成习惯。

    误区三:怎么选择书籍?
    秋叶老师总结了四类书籍,“工具书、专业书、视野书、潮流书”。单说其中的一类书籍-视野书,我们总是说换位思考、多维分析,这需要我们有相应的背景学识才能做到。很多现象,不是非黑即白,比如《牛奶可怜经济学》中用经济学分析“为什么牛奶用盒装,可乐用瓶装”、“为什么工资随着年限增长,而不是随着效率增长”、“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等等,假如我们能够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维度去观察和思考,也许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顿悟和包容。

    误区四:速读好还是精读好?
    秋叶老师举例“高等数学”能速读吗?我忍不住笑了。是啊,高数能和穿越小说一样吗?不同的书籍、不同的目的,那么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确实需要再复习一遍。
    误区五:读书是否开卷有益?
    初中的时候,这个话题总是作为辩题出现,现在来看,其实是否有益,取决于你个人的态度。能从中直接获益,那最好,如果确实是一本很差的书,从中吸取作者失败的经验,或截取对细节的描写,对架构的把控,对词句的驾驭等等,都不失为获益。

    误区六&七:能推荐阅读书单吗?读不进经典书籍怎么办?
    别人眼中的经典,不一定适合我们;一致评出的经典,我们未必有此阅历和知识储备能够理解;所以,不必强求读懂经典,由浅入深也不失为一种策略,慢慢挑选适合自己的书单,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误区八:书读了没感觉?
    “读书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搅拌器,而不是容器。容器的特点是只能装一点点东西,要进来新东西,就得扔掉一些旧东西,否则装不下。而搅拌器可以把不同的内容重新组织,变成更容易吸收的饮料,化为自己身体需要的营养。”秋叶老师的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告诉我们读书,是要内化,才能有感觉体验。分享秋叶老师读实用类书籍的四境界:“第一层境界是你看得懂别人的道理,第二层境界是自己能照着讲出来,第三层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识去运用,第四层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误区九:不读书,只读大师们的博客可以吗?
    用秋叶老师的原话作答,“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系统性思维,长期做碎片阅读,只会让自己的大脑充斥各种碎片思想、各种有趣的段子,但是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体系,而这样的思考体系必须通过阅读有质量的好书慢慢培养。”这也是我现在不刷朋友圈,很少看分享文章的原因,我尚在构建自己的系统性思维的过程中。

    误区十:读书有什么乐趣?
    这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个人体验不同,自然没有统一答案。我读书的乐趣在于,我看了,觉得自己很受用,同时分享出来了,你给我点赞了,我就挺有成就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1 读书的十个误区,你中了几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vj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