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2020年10月真题

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2020年10月真题

作者: Annig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12:32 被阅读0次

1.(单选题)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创作的地点是

A扬州

B金陵

C钱塘

D黄州

正确答案:B

解析  王安石的《桂枝香》创作于金陵(今江苏南京),是“金陵怀古”这一题材的绝唱。

2.(单选题)“颍滨遗老”指的是

A苏辙

B苏洵

C曾巩

D贺铸

正确答案:A

解析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洵次子。文章汪洋淡泊,以策论见长,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著有《栾城集》。

3.(单选题)李清照《声声慢》开首十四字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A象征

B对比

C用典

D叠字

正确答案:D

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开首十四字运用了叠字的艺术手法,如珠玉落盘,声情并茂,人谓“创意出奇”。

4.(单选题)宋徽宗时提举大晟府的词人是

A秦观

B贺铸

C李清照

D周邦彦

正确答案:D

解析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宋徽宗时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5.(单选题)下列采用“翻进一层”写法的词句是

A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B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C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D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正确答案:D

解析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出自欧阳修的《踏莎行》,采用了翻进一层的写法。在思妇的视野里,春山已经够远,而行人还在春山之外。句子递进层深,进一步突现思妇的离愁之深。

6.(单选题)下列作品属于七夕词的是

A陈亮《水调歌头》

B贺铸《青玉案》

C秦观《鹊桥仙》

D张先《天仙子》

正确答案:C

解析  秦观的《鹊桥仙》是一首七夕词,运用了牛郎织女的悲剧爱情故事题材,化故为新,一反相思离别的缠绵感伤,提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新颖见解。

7.(单选题)“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这首词的词牌是

A江城子

B点绛唇

C临江仙

D沁园春

正确答案:C

解析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这句话出自陈与义的《临江仙》,作者借回忆往事抒发吊古伤今的怀抱。

8.(单选题)张元幹《贺新郎》(梦绕神州路)中“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两句表达对金兵入侵中原的谴责之情,所采用的神话是

A共工怒触不周山

B精卫填海

C女娲炼石补天

D盘古开天辟地

正确答案:A

解析  这两句是用古代神话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表达对金兵入侵中原、到处横行的谴责。《列子·汤问》记载,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山(即昆仑山),折断天柱地维,造成洪水泛滥。

9.(单选题)辛弃疾《贺新郎》(老大那堪说)中“我最怜君中宵舞”一句所用典故涉及的人物是

A祖逖

B陈遵

C陈登

D阮籍

正确答案:A

解析  “我最怜君中宵舞”引用的是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中宵舞”指的是东晋时,祖逖立志北伐,在半夜闻鸡起舞。

10.(单选题)下列属于江湖诗派的诗人是

A刘克庄

B范成大

C黄庭坚

D文天祥

正确答案:A

解析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早年从学真德秀。其诗初受“永嘉四灵”影响,宗尚晚唐,为江湖派最大诗人,后转学陆游,多感慨时事之作。

11.(单选题)“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评价的词人是

A刘过

B吴文英

C周邦彦

D史达祖

正确答案:B

解析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作词多登临咏物之作,音律协谐,字句工丽,善用典故,但过于朦胧晦涩,张炎讥为“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

12.(单选题)与姜夔并称“姜张”的词人是

A张炎

B张元幹

C张孝祥

D张先

正确答案:A

解析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词多追怀昔游、感慨身世之作,风格接近姜夔,并称“姜张”。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五代时期典故的是

A惨淡龙蛇日斗争

B精卫有冤填瀚海

C包胥无泪哭秦庭

D并州豪杰知谁在

正确答案:D

解析  “并州豪杰知谁在”运用了五代时期刘知远的典故。《资治通鉴》记载刘知远:“闻晋主(少帝)北迁(为契丹所掳),声言欲出兵井陉,迎归晋阳”。后自将往迎,不及而还。刘知远时为河东节度使,驻节并州(今山西太原),故称为并州豪杰”。

14.(单选题)《白马解围》侧重塑造的人物形象是

A张生

B莺莺

C白马将军

D孙飞虎

正确答案:C

解析  “白马解围”是莺莺、张生爱情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侧重塑造了白马将军杜确的人物形象。

15.(单选题)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抒情主人公用以自喻的意象是

A兔羔儿

B镴枪头

C铜豌豆

D锦套头

正确答案:C

解析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写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以“铜豌豆”自喻,充分展现了自己丰富的阅历、倔强的性格、不可一世的才情,以及九死不悔的决心。

16.(单选题)元曲家中,有“曲状元”之誉的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白朴

D王实甫

正确答案:B

解析  马致远,号东篱。他有“曲状元”之誉,后世将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7.(单选题)下列曲词,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是

A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B早是俺夫妻悒怏,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C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D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

正确答案:A

解析  “蜗角虚名”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早是俺夫妻悒怏”“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都出自马致远的《汉宫秋》;“看密匝匝蚁排兵”出自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

18.(单选题)贯云石《[双调]殿前欢》凭吊的是

A楚怀王

B屈原

C贾谊

D宋玉

正确答案:B

解析  贯云石的《[双调]殿前欢》是一首凭吊屈原的小令。作者对屈原的高尚人格极为崇敬,对他忠心耿耿却横遭陷害的悲惨命运深感痛惜。

19.(单选题)下列曲句,出自陈铎《水仙子(瓦匠)》的是

A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B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C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只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D金、张第游麋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

正确答案:D

解析  “金、张第游麋鹿”一句,出自陈铎的《水仙子(瓦匠)》。“想秦宫汉阙”“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都出自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出自王磐的《古调蟾宫·元宵》。

20.(单选题)《浣纱记(泛湖)》的作者是

A李攀龙

B王世贞

C魏良辅

D梁辰鱼

正确答案:D

解析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别号仇池外史。著有《浣纱记》《红线女》等,《泛湖》是《浣纱记》中的最后一出。

21.(单选题)《又与焦弱侯》指出“圣人”与“山人”的共同点是

A能诗

B能讲良知

C不求名利

D欺世获利

正确答案:D

解析  “幸而能讲良知,则自称曰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说明“圣人”与“山人”本质相同,都是欺世获利之徒。

22.(单选题)钟惺《浣花溪记》“严公不死,浣溪可老”句中的“严公”指的是

A严羽

B严武

C严挺之

D严复

正确答案:B

解析  《浣花溪记》是钟惺游览杜甫故居所作。“严公”指严武,严武做剑南节度使时,经常照顾杜甫的生活。

23.(单选题)《狂鼓史渔阳三弄》中“分香卖履”典故涉及的人物是

A李斯

B曹操

C杨修

D潘岳

正确答案:B

解析  《狂鼓史渔阳三弄》中,“分香卖履”这一典故出自陆机《吊魏武帝文》序,说的是曹操临终时写下《遗令》:“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24.(单选题)下列语句,出自《牡丹亭》的是

A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B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C文章自古真无价,动天廷玉皇亲迓

D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

正确答案:B

解析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一句出自汤显祖《牡丹亭》。“两弯眉画远山青”出自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文章自古真无价”出自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望中隐隐接昆仑”出自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5.(单选题)吴伟业的七言歌行记述明末清初时事,后人称之为

A诚斋体

B半山体

C梅村体

D易安体

正确答案:C

解析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其诗取法盛唐及元、白诸家,各体皆工,尤擅长以七言歌行体记述明末清初时事,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26.(单选题)唐甄猛烈抨击封建君权的代表作是

A《报刘一丈书》

B《室语》

C《司文郎》

D《狱中杂记》

正确答案:B

解析  《室语》是唐甄猛烈抨击封建君权的代表作。作者在文中提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大胆观点。

27.(单选题)《长生殿·惊变》中唐明皇让杨贵妃演唱的词句出自

A白居易《长恨歌》

B杜甫《丽人行》

C李白《清平调》

D王建《宫词》

正确答案:C

解析  《长生殿·惊变》中,唐明皇让杨贵妃演唱李白的《清平调》,唐明皇以玉笛和之。

28.(单选题)宝玉挨打后,探望时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的人是

A宝钗

B黛玉

C王熙凤

D袭人

正确答案:B

解析  黛玉探望宝玉时,“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29.(单选题)随园先生指的是

A袁枚

B姚鼐

C蒋士铨

D赵翼

正确答案:A

解析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与赵翼、蒋世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30.(单选题)《哀旅顺》“海水一泓烟九点”化用自

A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

B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C李贺《梦天》

D李白《蜀道难》

正确答案:C

解析  这句话化用自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烟九点”说的是中国古代分为九州,从天上看下来,渺小得像九点尘烟。

31.(多选题)下列作品中,采用“主客对话”结构方式的有

A苏轼《答谢民师书》

B王禹偁《待漏院记》

C欧阳修《秋声赋》

D欧阳修《朋党论》

E苏轼《前赤壁赋》

正确答案:CE

解析  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赤壁赋》均采用了“主客对话”的结构方式。《答谢民师书》是书信,可看成一篇文论;《待漏院记》以四言为主,采用正反对比手法;《朋党论》是一篇时政性很强的议论文,列举了大量史实来证明观点。

32.(多选题)下列作品中,属于中秋词的有

A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

C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D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E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正确答案:ACD

解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张孝祥的《念奴娇》和辛弃疾的《木兰花慢》都是中秋词;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则作于元宵节。

33.(多选题)《[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用以比喻高监司的古人有

A萧何、曹参

B伊尹、傅说

C汲黯

D范蠡、张良

E周公旦、召公奭

正确答案:ABCE

解析  “感谢这监司主张,似汲黯开仓……可与萧曹比亚,伊傅齐肩,周召班行”,其中比喻高监司的古人有萧何、曹参、伊尹、傅说、汲黯、周公旦、召公奭等人。

34.(多选题)《虎丘记》写作者与友人谋划修复平远堂,准备祭祀的人有

A吴王阖闾

B白居易

C李卓吾

D韦应物

E江进之

正确答案:BD

解析  “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其中韦苏州指的是韦应物,他曾任苏州刺史;白乐天即白居易。

35.(多选题)下列词句中,与白居易作品有关的有

A除却吹箫屠狗

B忽听一声《何满子》

C也非关雨湿青衫透

D正乌鹊南飞时候

E剩凄凉鹤发开元叟

正确答案:BC

解析  “忽听一声《何满子》”中的《何满子》是歌曲名,说的是白居易的《杂曲歌辞·何满子》;“也非关雨湿青衫透”中,“雨湿青衫透”语出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6.(简答题)简述苏轼《前赤壁赋》的思想主题。

参考答案:

《前赤壁赋》从泛游大江之乐写起,转到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于精神解脱的愉悦,在悲、乐转换之中,提出了“人生意义何在”这样一个哲理命题,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力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37.(简答题)举例说明史达祖《绮罗香》(做冷欺花)的句法特色。

参考答案:

作者十分讲究句法,对句整炼工巧,如“临断岸”两句是对偶句,意境优美,凝练工致;同时,用上三下四句式的折腰句,与一般诗歌中的七言句节奏不同,有流动活泼的美感。

38.(简答题)《琵琶记》(糟糠自厌)怎样描写赵五娘与公婆之间相互体贴、相互关怀的亲情?

参考答案:

蔡婆开始对赵五娘存有误解,一旦发现真情,便悔恨不已,悲恸而亡;蔡公一再痛责自己不该催儿子上京赶考,致使媳妇受尽磨难;赵五娘既为婆婆猝死而悲痛欲绝,又为“母死难留父”而充满忧虑。这些描写,反映了当时农村习见的公媳、婆媳关系,更体现了赵五娘与公婆之间相互体贴、相互关怀的亲情,使赵五娘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血肉丰满。

39.(简答题)简述《狱中上母书》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1)这是一封写给母亲的绝笔信,其中有不堪回首的往事,有国难家仇的愤恨,有与亲人话别的痛苦,也有未报养亲人的遗憾,以上各种感情的融合,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笔墨所至,感情充沛。充沛的气势与复杂丰富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苍凉悲壮的风格,具有一种回肠荡气、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2)这封信虽为诀别之笔,但用典言事,深婉有致。如说父死为“严君见背”,说母慈为“推干就湿”等,既表明作者文学素养之高,又说明他赴死前方寸不乱、镇定自若。全文散骈兼用,散则舒卷自如,骈则回环有致,但都以短句为主,简练而又自然流畅。篇末先作散语,渐次过渡,以韵文收尾,更有曲终言志之意,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40.(简答题)《明湖边美人绝调》是如何对白妞的演唱技艺进行侧面烘托的?

参考答案:

小说中的侧面烘托手法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一路行来的街谈巷议,以及高升店茶房的详细介绍;其二是演出时戏园的盛况,琴师的演奏、黑妞的演唱以及观众的议论。这一切均为白妞的出场作了充分的铺垫,将气氛逐步推向高潮。

41.(理解题)阅读以下一段文字: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请回答:(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作品?(2)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3)解释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①惟大辟无可(要)。②贫亦(罄)衣装。

参考答案:

(1)《狱中杂记》(2)记录了胥吏敲诈勒索犯人的现象,揭露其手段的狠毒和心地的险恶。(3)①要:要挟。②罄:卖尽。

42.(论述题)论述文天祥《正气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

文天祥的《正气歌》采用了对比手法。一是正气与种种邪气的对比;二是客观恶劣环境与主观精神面貌的对比;三是死亡威胁与自己从容淡定态度的对比。在对比中,显示了精神力量的无比崇高。其次还运用排比手法,一一展示自己敬仰的古代英烈事迹,一气贯注,更显出浩然正气所含的精神力度。

43.(论述题)分析《窦娥冤》(第三折)所表现的窦娥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1)窦娥是一个十分丰满的人物形象,她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在刑场上叱天责地,对黑暗社会提出愤怒控诉,并且发出撼人心魄的三桩誓愿;(2)但她又善良质朴,对亲人充满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这从她为救婆婆挺身承担罪责,赴刑场之际仍设身处地为婆婆着想,以及在刑场上对婆婆一番令人心酸的叮嘱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2020年10月真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wn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