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网络相关
《TCP/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详解

作者: 哥斯拉啊啊啊哦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4:58 被阅读0次

    内容来自网络,本文为个人总结

    参考: (

    https://www.cnblogs.com/buxiangxin/p/8336022.html

    https://www.cnblogs.com/duanwandao/p/9941411.html

    https://blog.csdn.net/wn_hello/article/details/50066339

    https://blog.csdn.net/qq_38950316/article/details/81087809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各地人无法理解彼此语言,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为此而生。

    TCP/IP协议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目前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协议簇是一组不同层次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与OSI的七层模型相对应。

    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以及我们更加熟悉的http、ftp、pop3协议等等。

    电脑有了这些,就好像学会了外语一样,就可以和其他的计算机终端做自由的交流

    OSI:7层    TCP/IP:4层




    当应用程序用TCP传送数据时,数据被送入协议栈中,然后逐个通过每一层直到被当作一串比特流送入网络。其中每一层对收到的数据都要增加一些首部信息(有时还要增加尾部信息),该过程如图所示。

    TCP传给IP的数据单元称作TCP报文段或简称为TCP段(TCP segment);UDP数据与TCP数据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是UDP传给IP的信息单元称作U D P数据报(UDP datagram),而且UDP的首部长为8字节。IP传给网络接口层的数据单元称作IP数据报(IP datagram)。通过以太网传输的比特流称作帧(Frame )。


    当目的主机收到一个以太网数据帧时,数据就开始从协议栈中由底向上升,同时去掉各层协议加上的报文首部。每层协议盒都要去检查报文首部中的协议标识,以确定接收数据的上层协议。这个过程称作分用(Demultiplexing)。协议是通过目的端口号、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进行解包的。

    按层次分,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位于网络层。Internet Protocol 这个名称可能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事实正是如此,因为几乎 所有使用网络的系统都会用到 IP 协议。TCP/IP 协议族中的 IP 指的就 是网际协议,协议名称中占据了一半位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可能有人会把“IP”和“IP 地址”搞混,“IP”其实是一种协议的名称。

    IP 协议的作用是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而要保证确实传送到对方 那里,则需要满足各类条件。其中两个重要的条件是 IP 地址和 MAC 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IP 地址指明了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MAC 地址是指网卡所属的固定地址。IP 地址可以和 MAC 地址进行配对。IP 地址可变换,但 MAC 地址基本上不会更改。

    使用 ARP 协议凭借 MAC 地址进行通信

    IP 间的通信依赖 MAC 地址。在网络上,通信的双方在同一局域网 (LAN)内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是经过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转 才能连接到对方。而在进行中转时,会利用下一站中转设备的 MAC 地址来搜索下一个中转目标。这时,会采用 ARP 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 是一种用以解析地址的协议,根据通信方 的 IP 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 MAC 地址。

    TCP/IP----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决定了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通信的活动

    TCP/IP 协议族内预存了各类通用的应用服务,如:

    1.  telnet远程终端协议:是Internet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

    2.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3.  STM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早internal传输email的标准

    4.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 名系统):把域名指向网站空间IP,让人们通过注册的域名可以方便地访问到网站的一种服务。IP地址是网络上标识站点的数字地址,为了方便记忆,采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标识站点地址。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过程。域名的解析工作由DNS服务器完成。

    5.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请求-响应协议,通常运行在TCP之上。指定了客户端可能发送给服务器什么样的消息以及得到什么样的响应

    TCP/IP----传输层

    传输层对上层应用层,提供处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TCP/IP协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为两台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应用程序交给它的数据分成合适的小块交给下面的网络层,确认接收到的分组,设置发送最后确认分组的超时时钟等。由于运输层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应用层可以忽略所有这些细节。为了提供可靠的服务,TCP采用了超时重传、发送和接收端到端的确认分组等机制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它只是把称作数据报的分组从一台主机发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并不保证该数据报能到达另一端。一个数据报是指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一个信息单元(例如,发送方指定的一定字节数的信息)。UDP协议任何必需的可靠性必须由应用层来提供

    TCP与UDP区别:

    1、TCP面向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3、Tcp通过校验和,重传控制,序号标识,滑动窗口、确认应答实现可靠传输。如丢包时的重发控制,还可以对次序乱掉的分包进行顺序控制

    4、UDP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工作效率比TCP高,适用于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有较高的通信或广播通信

    5、.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6、TC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多,UDP对系统资源要求较少

    TCP/IP----网络层

    网络层用来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该层规定了通过怎样的路径(所谓的传输路线)到达对方计算机,并把数据包传送给对方。

    与对方计算机之间通过多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进行传输时,网络层所起的作用就是在众多的选项内选择一条传输路线。

    网络层协议包括: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容易和IP地址搞混,IP 协议的作用是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而要保证确实传送到对方 那里,则需要满足各类条件。其中两个重要的条件是 IP 地址和 MAC 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IP 地址:每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位地址,指明了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MAC 地址是指网卡所属的固定 地址。IP 地址可以和 MAC 地址进行配对。IP 地址可变换,但 MAC 地址基本上不会更改。

    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IGMP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用来把一个UDP数据报多播到多个主机

    TCP/IP----链路层 / 网络接口层

    链路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们一起处理与电缆(或其他任何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细节。

    把链路层地址和网络层地址联系起来的协议有:ARP(地址解析协议)和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是某些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使用的特殊协议,用来转换IP层和网络接口层使用的地址

    IP 间的通信依赖 MAC 地址。在网络上,通信的双方在同一局域网 (LAN)内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是经过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转 才能连接到对方。而在进行中转时,会利用下一站中转设备的 MAC 地址来搜索下一个中转目标。这时,会采用 ARP 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 是一种用以解析地址的协议,根据通信方 的 IP 地址就可以反查出对应的 MAC 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局域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网络管理员在局域网网关路由器里创建一个表以映射物理地址(MAC)和与其对应的 IP 地址。当设置一台新的机器时,其 RARP 客户机程序需要向路由器上的 RARP 服务器请求相应的 IP 地址。假设在路由表中已经设置了一个记录,RARP 服务器将会返回 IP 地址给机器,此机器就会存储起来以便日后使用。 RARP 可以使用于以太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及令牌环 LAN

    端口号

    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知名端口号来识别的。例如,对于每个TCP/IP实现来说,FTP服务器的TCP端口号都是21,每个Telnet服务器的TCP端口号都是23,每个TFTP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服务器的UDP端口号都是69。任何TCP/IP实现所提供的服务都用知名的1~1023之间的端口号。这些知名端口号由Internet号分配机构(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来管理。知名端口号介于1~255之间;256~1023之间的端口号通常都是由Unix系统占用,以提供一些特定的Unix服务;1024~5000端口号用于客户端分配临时端口号;大于5000的端口号是为其他服务器预留的。

    TCP/IP 通信传输流

    利用 TCP/IP 协议族进行网络通信时,会通过分层顺序与对方进行通信。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走,接收端则往应用层往上走。

    用 HTTP 举例来说明,首先作为发送端的客户端在应用层 (HTTP 协议)发出一个想看某个 Web 页面的 HTTP 请求。

    接着,为了传输方便,在传输层(TCP 协议)把从应用层处收到的数据(HTTP 请求报文)进行分割,并在各个报文上打上标记序号及端口号后转发给网络层。

    在网络层(IP 协议),增加作为通信目的地的 MAC 地址后转发给链 路层。这样一来,发往网络的通信请求就准备齐全了。

    接收端的服务器在链路层接收到数据,按序往上层发送,一直到应用层。当传输到应用层,才能算真正接收到由客户端发送过来的 HTTP 请求。

    发送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时必定会被打上一个该层所属的首部信息。反之,接收端在层与层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 时会把对应的首部消去。

    这种把数据信息包装起来的做法称为封装(encapsulate)

    TCP握手时的报文格式

    TCP报文格式示图1 TCP报文格式示图2

    源端口号(16位):包含初始化通信的端口。源端口和源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报文的返回地址。

    端口号(16位):数据传输的目的。这个端口指明报文接收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地址接口

    序号seq(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确认序号ack(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确认ACK:占1位,仅当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ACK=0时,确认号无效

    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义如下: 

    (1)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为1,表示某一位需要被优先处理

    (2)ACK:确认序号是否有效,一般置为1

    (3)PSH:该标志置位时,接收端不将该数据进行队列处理,而是尽可能快地将数据转由应用处理

    (4)RST: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复位。

    (5)SYN:发起一个新连接,连接建立时用于同步序号。当SYN=1,ACK=0时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若同意连接,则在响应报文段中使得SYN=1,ACK=1。因此,SYN=1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SYN这个标志位只有在TCP建产连接时才会被置1,握手完成后SYN标志位被置0。

    (6)FIN:释放一个连接,FIN=1表示:此报文段的发送方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运输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将确认序号ack与标志位中的ACK搞混了。

    (2)确认方ack=发起方seq+1,两端配对。

    (3)  ACK、SYN和FIN这些大写的单词表示标志位,其值要么是1,要么是0;ack、seq小写的单词表示序号。

    TCP三次握手

    (1)第一次握手:Client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J,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Client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Server确认。

    (2)第二次握手:Server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Client请求建立连接,Server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K,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Client以确认连接请求,Server进入SYN_RCVD状态。

    (3)第三次握手:Client收到确认后,检查ack是否为J+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将标志位ACK置为1,ack=K+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Server,Server检查ack是否为K+1,ACK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连接建立成功,Client和Server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随后Client与Server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SYN攻击

    在三次握手过程中,Server发送SYN-ACK之后,收到Client的ACK之前的TCP连接称为半连接(half-open connect),此时Server处于SYN_RCVD状态,当收到ACK后,Server转入ESTABLISHED状态。SYN攻击就是Client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并向Server不断地发送SYN包,Server回复确认包,并等待Client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因此,Server需要不断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产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导致正常的SYN请求因为队列满而被丢弃,从而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SYN攻击时一种典型的DDOS攻击,检测SYN攻击的方式非常简单,即当Server上有大量半连接状态且源IP地址是随机的,则可以断定遭到SYN攻击了,使用如下命令可以让之现行:

    #netstat -nap | grep SYN_RECV

    TCP四次挥手(终止TCP连接)

    断开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4个包以确认连接的断开

    由于TCP连接时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要单独进行关闭,这一原则是当一方完成数据发送任务后,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一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FIN只是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了,即不会再收到数据了,但是在这个TCP连接上仍然能够发送数据,直到这一方向也发送了FIN。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则执行被动关闭,上图描述的即是如此

    (1)第一次挥手:Client发送一个FIN,告诉Server端client数据发送完要关闭通道,Client进入FIN_WAIT_1状态。

    (2)第二次挥手:Server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Client,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告诉client端我知道你数据发送完,Server进入CLOSE_WAIT状态。

    (3)第三次挥手:当Server数据传送完后,Server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Server到Client的数据传送,告诉client端我这边数据也发送完,准备关闭通道,Server进入LAST_ACK状态。

    (4)第四次挥手:Client收到FIN后,Client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给Server,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告诉Server端我收到你要数据发送完要关闭通道的信息了,Server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

    常见面试题

    【问题1】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

    这是因为服务端在LISTEN状态下,收到建立连接请求的SYN报文后,把ACK和SYN放在一个报文里发送给客户端。而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时,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己方也未必全部数据都发送给对方了,所以己方可以立即close,也可以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因此,己方ACK和FIN一般都会分开发送。

    【问题2】为什么TIME_WAIT状态需要经过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才能返回到CLOSE状态?

    原因有二:

    一、保证TCP协议的全双工连接能够可靠关闭

    二、保证这次连接的重复数据段从网络中消失

    先说第一点,如果Client直接CLOSED了,那么由于IP协议的不可靠性或者是其它网络原因,导致Server没有收到Client最后回复的ACK。那么Server就会在超时之后继续发送FIN,此时由于Client已经CLOSED了,就找不到与重发的FIN对应的连接,最后Server就会收到RST而不是ACK,Server就会以为是连接错误把问题报告给高层。这样的情况虽然不会造成数据丢失,但是却导致TCP协议不符合可靠连接的要求。所以,Client不是直接进入CLOSED,而是要保持TIME_WAIT,当再次收到FIN的时候,能够保证对方收到ACK,最后正确的关闭连接。

    再说第二点,如果Client直接CLOSED,然后又再向Server发起一个新连接,我们不能保证这个新连接与刚关闭的连接的端口号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新连接和老连接的端口号是相同的。一般来说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是还是有特殊情况出现:假设新连接和已经关闭的老连接端口号是一样的,如果前一次连接的某些数据仍然滞留在网络中,这些延迟数据在建立新连接之后才到达Server,由于新连接和老连接的端口号是一样的,又因为TCP协议判断不同连接的依据是socket pair,于是,TCP协议就认为那个延迟的数据是属于新连接的,这样就和真正的新连接的数据包发生混淆了。所以TCP连接还要在TIME_WAIT状态等待2倍MSL,这样可以保证本次连接的所有数据都从网络中消失。

    【问题3】为什么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

    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C和S之间的通信,假定C给S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S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S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C在S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S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S建立什么样的序列号,C甚至怀疑S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C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S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S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问题4】如果已经建立了连接,但是客户端突然出现故障了怎么办?

    TCP还设有一个保活计时器,显然,客户端如果出现故障,服务器不能一直等下去,白白浪费资源。服务器每收到一次客户端的请求后都会重新复位这个计时器,时间通常是设置为2小时,若两小时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数据,服务器就会发送一个探测报文段,以后每隔75秒钟发送一次。若一连发送10个探测报文仍然没反应,服务器就认为客户端出了故障,接着就关闭连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CP/IP协议》详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x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