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非花
谈写作‖想在写作上少走一点弯路,最重要的是先找到自己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谈写作|纸上电台第9期,分享嘉宾彼岸晓吾。
彼岸晓吾:坐标美国,自由撰稿人,简书人文优秀作者。分享的主题是在写作中找到自己。
晓吾老师说:
在写作上,找到自己文学创作的偶像,就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方向以及属于自己的文风。找到适合自己的偶像,能大大减少我们的试错成本,可以减少走弯路的时间。
关于如何在写作中找到自己,晓吾老师主要谈及了三个方面:
what:找自己是找什么
why:为什么要找到自己
how and tips:怎样找自己以及找自己这个过程应该注意些什么
找自己,是找到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找自己擅长的点,找到那个绽放的时刻。
漫画作家蔡志忠说,我们需要尽早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点,明确具体方向,朝着这个方向果断瞄准,集中火力开炮,持之以恒坚持10年甚至一辈子,应该会小有成就。
有些人天赋好,不需要思考,直觉上就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奔,但是,大多数人是需要刻意寻找,才能给自己定位。
我们看到的许多写作者故事一经登出就吸引了大批眼球,以为他们是天赋好,够聪明,实际的情况是: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偶像,并且把偶像的风格渗透到了自己的创作之中。
怎样如何找自己呢?
从感兴趣的作家入手,在他的作品中用兴趣扎住根基,找出自己和他的契合点以及匹配度。
然后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她?她的作品中是什么东西打动了自己?弄清楚以上两点后,研究一下她的生平,看她最初发表的文章以及最巅峰期的文章,找出她的成长脉络,研究她是受了谁的影响?自己的经历和性格同她相比,有多少相似?做一个深刻的分析
确定了目标之后,给自己来一个考核:把同一个故事,自己去写一篇,写完了之后,再去跟偶像作家做一个对比。如果直接和偶像作家相比,感觉相差过远,可以先在简书里选一个。
比之后发现问题所在:对现实的表达还停留在故事层面的起承转合,没有向着深处探索;缺乏一种批判的眼光,思想深度不够;文字不够精炼,对人物描写不够生动。
这个练习是向偶像靠拢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找到我们的短板之后,开始缩小差距,目标是把偶像最厉害的东西变成自己的风格。
华人作家李翔云的写作秘诀就来自她的偶像: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
受她的偶像的影响,李翊云从出道至今,一直擅长写短篇小说,作品常在《纽约客》上发表,获得了弗兰克国际短篇小说奖和海明威小说处女作奖。
李翔云说过一句话:“写作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练习写作而是读懂一本好书,就是吃透一个作家的精神。” 晓吾老师认为这点非常重要,你即使盲目地写了十万字,不过是一个熟练的码搬运工,但是如果吃透了一本书的精神,你等于拿到了一个武林秘籍。对于这点我也深有同感,无比赞成。
找自己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注重有趣,三是找对平台,找对笔友,找对编辑。
这三项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世界上的问题,说穿了都是人的问题。很多时候,人对了,事情便对了。
我是属于没有天赋的那种人。参加了写作课,老师们在课中一再强调要先找到自己的写作定位,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可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写点就是什么也写不好。虽然知道自己写得并不好,可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没有一个可靠的参考标准,总是不尽如人意。
语言干巴巴,文章枯燥乏味。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听到晓吾老师的分享,有一种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的感觉。
表达不够深入,思想不够深刻,文字不够精炼,这些问题我都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写作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不能够明明白白的表达清楚自己所思所想。之前在学习《写作的真相》时,花白老师布置了一篇作业写《一箭穿心》的影评,自己写的感觉完全没有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偶然看到其他同学的文章,一愣,这不是正是自己想说的话嘛,同样的感情,别人表达很到位,自己表达出来就不知所云或者就变了味了。就是没有自己的文风和语言风格的原因嘛。
我自己最近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很喜欢他的文风。正好可以拿来作为自己的偶像研究。我想读懂一本书,吃透一个作家的精神,应该比囫囵吞枣的看几十本几百书更让人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