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隆中对》

作者: 南园_ | 来源:发表于2020-11-09 18:20 被阅读0次

    对于汉末三国乱世,凡有雄心大志的豪杰,无不提出自家安身立命的宏图大略。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番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后,袁绍和曹操脱颖而出。袁绍是四世三公的世家,能崛起,算意料之中。曹操名微势寡,且处四战之地,能壮大,实属智力过人。对于如何在汉末乱世立足,袁,曹二人曾有过一番纵横之论。袁绍道:“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答:“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由此可见,袁绍首重地利之便,兵力之众,欲法汉光武帝刘秀崛起河北为范本。曹操则更重人和,以天下智能之士为己用。从战略格局上看,无疑曹操是更胜一筹。正如孟子所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袁、曹起兵时的战略格局,就已基本预示了他们胜败的结局。

    曹操相对于袁绍,刘备,孙权诸雄,不仅能任用天下智力之士,而且捷足先登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格局。曹操打着汉天子的“礼乐征伐”号令天下,收揽俊杰。曹操智略可谓过人,天时人谋占尽,但也有若干战略失算之处,以致不能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赤壁之战前,曹操亲率大军下荆州,跨有江汉之险,且兵力雄厚。这是曹操最接近一统天下的一次。但曹操一次骄轻就让“天下归心”的大业付之一炬。还有一次,曹操取汉中,此时刘备集团在西川立足未稳,人心浮动。若此时对西川用兵,优势是很大的。然曹操一个“既得陇,何望蜀?”的心思,贻误了时机。如果当时曹操趁势攻打西川,一旦得到蜀地,就可以在长江以北,三峡以西,两面战略封堵孙、刘集团,整军备战,打造艨艟巨舰,待天下有变,也可顺江而下取荆州,图江南。

    相对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江东的孙权集团基本战略规划就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鲁肃曾进言孙权:“趁北方多务,剿黄祖,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但先天不足的是,孙权初掌江东基业时,年资尚浅,且用兵之略不如其兄孙策,旷日持久图谋刘表的荆州,收获甚微。待曹操平定北方,回转荆州,刘备集团也后来居上。此时,孙权集团想再吞并荆州,不仅举步维艰,且得冒着孙刘同盟毁败的战略风险。刘备集团的崛起是江东集团事先无法预料的,荆州问题的复杂性也是江东集团事先难以预知的。

    当然,相对于曹操,孙权的宏图大略,诸葛亮为刘备集团谋划的《隆中对》无疑是千古知名度最高的战略规划。汉末,到刘备三顾茅庐时,天下大势已基本稳定。曹操在北方一家独大。孙权在江东根基已稳。唯一还有变数的就是荆州和益州。此时的天下,留给刘备和诸葛亮大展身手的战略空间,已经不多了。当时的荆州刘表行将就木,曹操和孙权对此地又虎视眈眈,而寄寓荆州的刘备却兵微将寡,是图谋荆州最弱的一股政治势力。在《隆中对》中,面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诸葛亮建议“强而避之”,也就是“此诚不可以争锋”面对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诸葛亮提议“实而备之”,也就是“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对于其主不能守的刘表和暗弱的刘璋,诸葛亮是主张“乱而取之”诸葛亮这些策略都暗合《孙子兵法》的“势”因而具备很强的践行性。

    跨有荆、益两州,只是践行《隆中对》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确保“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先成鼎足之势,且待天下有变。第三阶段就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这样,就可达到了“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的终极目标。平心而论,诸葛亮的《隆中对》不可谓不精彩绝伦,让人叹为观止。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隆中对》真正难执行是第三阶段待“天下有变”第一阶段基本执行了,但时机稍晚,显得先天不足。“跨有荆益”执行时,曹操和孙权基本已奠定了鼎足一方的局面。而刘备那时尚寄寓人下,且年将半百,这就势必会酿成后来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不利局面。刘备没有其祖刘邦的运气和能力。刘备见事迟,可用的智谋之士也不多,此外刘备的敌手是智计殊绝的曹操,不是匹夫之勇的项羽。出道早,上道晚这是刘备集团的先天不足,也是《隆中对》的先天不足。当然此非诸葛亮出道晚之过,毕竟诸葛亮差刘备等二十多岁,所以他也不可能早点登上历史舞台的。

    此外《隆中对》面临的三个重大客观隐患。一是刘备本身的问题,如出道早,上道晚和能力,性格对《隆中对》执行造成的重大偏差。二是低估盟友孙权集团对夺取荆州的偏执。荆州据有长江上游,对孙权来说属于南北对峙和高屋建瓴的战略要地。在东吴的战略宏图里,若要鼎足江东,就必须据有荆州在内的长江而守之。而对刘备集团来说,荆州既是刘备骨干力量荆州系的老家,又是北伐中原的一个战略前出基地。若失去荆州,则北伐中原,只能走汉中-关中的单一战略方向。三是对对手曹操集团的强大和稳定估计不足。孙子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成败固然有自家的主观努力因素,也要看对手是否有可乘之机。显然,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是势力强大,局面基本稳定的,无可趁的重大危机。

    《隆中对》除了面对先天不足和重大隐患的同时,也面临着执行时不测之忧。这些不测之忧,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就有过沉痛的总结。如“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隆中对》第三阶段的执行,大前提是“天下有变”而且必须是对刘备集团有利的重大变化。一旦不具备如此条件,“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后面也的确“天下有变”了,可对刘备集团来说,基本是噩耗。孙权违背盟约,袭取了荆州,让刘备集团不仅损地折将,而且也让孙刘联盟丧失了一次最好的北伐攻势。当时曹操曾有迁都以避关羽北伐攻势的打算,此时刘备在汉中再接再厉,战略配合关羽打关中,而孙权集团此时若不是去取同盟的荆州,而是出兵北伐,战略配合刘备集团的攻势,则曹操集团会很被动。估计事后孙刘双方在曹操身上得到的战略利益,不是一个荆州可比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对于弱小的孙刘两方尤其如此。东吴违背盟约,袭荆州,杀关羽,让刘备集团大好形势陡转,接着又导致刘备东征。此举,既错过北伐的良机,又招致了更惨的“秭归蹉跌”,元气大伤。这一系列不利的“天下有变”,让《隆中对》第三阶段的执行,丧失了最好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面对“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危急局面。诸葛亮用尽毕生智力,仍试图修补《隆中对》的宏图。他忍辱负重重构“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局面。此后,再次争取《隆中对》第三阶段的目标达成。对于第三阶段的执行,最好的大前提,仍是待有利蜀汉集团的“天下有变”。此时的北伐局面,真谈不上对蜀汉多有利。虽然吴蜀已重修同盟之好,后方也业已稳定。但开基创业的精兵猛将,大半凋零。此外用兵能力方面,诸葛亮是不如先帝刘备的。此前,入川,取汉中基本都是刘备前方负责战胜攻取,诸葛亮则是负责留守后方治民理政,粮草供给。另外,曹魏集团并无重大的变故。虽然曹操父子先后死了,但曹真,曹休,司马懿等名将能臣皆不可轻视。此时的北伐,诸葛亮也不管“天下有变”是否客观存在,而是想创造条件硬上,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主观急迫了。敌强我弱,志大智小,如此不占优条件下强行《隆中对》结果可想而知。也许诸葛亮能料知如此结局,但强烈的政治理想和报知遇之恩的心态,驱使他试图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后努力,来创造北伐奇迹。

    随着秋风,诸葛亮在五丈原的陨落。刘备、诸葛亮一生执行的宏图大略--《隆中对》就基本已拉下了帷幕。他们后继者无心或无力如此了。

    诸葛亮一生除了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朽精神外,也留下了让千古受益不浅的《隆中对》即使是今天的世界政治格局。怎么和列国博弈,怎么突破强敌的时间和空间的战略封锁,我们仍然可以从《隆中对》中汲取经世致用的斗争智慧和经验。对待如曹操般的劲敌,我们的斗争方式仍以“此诚不可以争锋”为主。避其锋芒,以待其弊。对于孙权般利益复杂的同盟,还是要坚持“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不能因小失大,要尽力维持好我们的战略同盟。当然这些都是《隆中对》的第一层次。此外《隆中对》的第二层次如“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同样也可为当今战略突破对手做借鉴的。虽然人家利用海上力量战略封堵我们东出通道。我们仍可以在西,在南的方面下战略功夫,开拓陆路影响力。稳定阵脚,忍而待时,积蓄力量,积极作为。还有《隆中对》第三层次就是待“天下有变”,世界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什么“永不落”的霸权,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不也是落了?曾经苏俄今又何在?

    《隆中对》之所以最终没有按诸葛亮的设想全部成功。固然有对手和盟友等客观因素。主要原因还是在蜀汉集团犯下了一系列重大失误,让《隆中对》变得百孔千疮,难以补救,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借鉴的。高手过招,决定最后战略胜负的主因:还是看谁犯的战略错误少,特别是弱势的一方更须清醒和谨慎。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所谓:我不自误,谁能误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隆中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hr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