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多向骆排长学习学习,要练能练要写能写,文武双全,多受待见!”六班长突然对新排长说到。虽说是句玩笑话,但我和新排长都略显尴尬,毕竟我和他都是二排排长。
尴尬之余,听到这意外的赞扬,我内心还是很高兴的,甚至比受到领导表扬还高兴。毕竟,从一个二排“第二”排长转正成为二排排长,再到成为全连乃至全营干部骨干眼中的“能干人”,其中的辛苦和付出也只有自己知道,而下级的认可与赞同,恰恰说明我的辛苦和付出没有白费、我的选择和坚持更没有错。
2015年7月,我满怀抱负地到连队报到,准备一展才学,带领全排官兵砥砺奋进,最好年底立个三等功,实现从学员到基层干部的人生华丽转变,可不承想,迎接我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六班长,新排长就放你们排吧。”“我们排已经有一个排长了。”“那也放你们排,一排已经有两个排长了。”
在连队楼前,连长与六班长,商量着便“轻松”决定了我的岗位,一个超编的岗位,二排“第二”排长。
没有鲜花、没有欢迎,排里的战士甚至到晚点名,我在全连官兵面前作自我介绍时,才知道排里又来了一个排长。
满腔热情仿佛被冰水浇了个透,好几夜没睡好觉。这种情况,且不说以后排里拿了荣誉算谁的成绩、出了问题追究谁的责任,就是平时一件事,我这个超编的“第二”排长,说了顶不顶用都不一定,还谈何带领全排砥砺奋进、立三等功。
问题说来就来。那次周末,排里战士小郑拿着请假条径直向我走过来,我以为终于到我发挥排长作用的时候了,满心欢喜地问道:“外出呀?”他“嗯”了一声,却并没有要让我签字的意思,而是问我:“排长,你有没有看到老排长?”他一听我说“没有”,转身就跑了,留下我一个人在那,心凉了大半截。
作为超编排长,本就感觉难以在排里立足、凝聚全排力量,因为这事,我变得更加担忧,一度想通过请吃请喝来拉拢班长骨干,以提高我这个排长的存在感。连里一位老乡班长仿佛看穿了我的心事,乘着训练间隙,安慰我“没事,不要紧”。
我以为他有什么高招,便向他请教,他这才娓娓道出了他的“中心论”:老排长在连队待的时间长,与排里连里干部骨干交情深不说,资历也老,全排战士肯定以他为中心,我这个新排长自然要先靠边站。“等着吧,等老排长提拔了,全排的中心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你身上了。”老乡班长临走前留下一条“建议”。
乍一听,觉得还挺有道理,但转念一想,发现不对劲:我不能什么都不干,光等着老排长走人啊!但我又要怎么干,才能得到大家认可,融入到排里面呢?
工作上的无策可施,让我憋着一股子劲。隔几天的下午,六班长组织全排体能训练,突然微笑着问我:“排长,要不要冲两圈400米?”挑衅味道很浓,但我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第一圈,我第五,第二圈,我第三,第三圈,我第二,第四圈,我还是第二。被大家叫做“小黑”的战士好像跟我杠上了,死命就要跑我前面,六班长还在一旁给他加油,俨然就是刻意安排。
高强度的冲刺,身体有点透支,我边喘息边问六班长还有几圈,他总说“再来一圈”,到最后,我都记不清到底冲了多少圈,只记得那天晚饭我只喝下了一碗绿豆汤。
“你一个干部跟战士比啥,严格落实官兵分训就行了!”一旁的一排长好心地小声提醒我。
我心想,我这不是在落实官兵“五同”嘛,而且我也刚好借此机会找找存在感,用实力证明我这个“第二”排长可不是什么都得靠边站。
类似连着几次“下马威”,算是让我吃够了苦头,但转机也出现了。几次试探后,似乎六班长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材,突然开始时不时给我传授一些工作经验和技巧,有时我就要犯错时,他还会主动给我拉拉袖子,及时帮我补台。
老排长还在,但六班长的指点帮扶,让我有那么一点“中心”的感觉,心里开始盘算着怎么让其他几个班长骨干也靠过来。为此,我继续“不懂事”地自讨苦吃,和战士比着练,在工作训练任务中找机会展现自己能力,希望形成自己的“中心”。
为了转移“中心”,我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却意外收获了另一份惊喜。2016年初,经过层级选拔,我被推荐参加上级教学法集训比武考核,得益于平时的坚实训练,成功被上级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
载誉归来,我竟然受到全排人员自发组织的仪式性热烈欢迎。这一次,我彻底地享受到“中心”的感觉。同年6月,老排长被提拔使用,我顺势去掉了“第二”的前缀,成了正式排长,原先那位老乡班长特意过来向我庆祝“中心”成功转移到我身上。
“排长,要不咱们来个400米冲刺接力比赛?”沙盘堆制完,六班长“挑衅”地向我下战书,拉回了我的思绪,“刚好四班长不在,你带四班,我带六班,谁输谁请喝水。”
这话与两年前他试探我的话好像,但其中的意味却变了,变得让我开心舒适地接下了战书,简单安排接力顺序后,拔腿便冲了出去。
在别人看来,二排的“中心”随着老排长被提拔,已自然转移到我身上,但回过头来看,我很清楚,所谓的“中心”,并非像老乡班长所说,是随着岗位转正就能自然转移的,更多的还是靠自我能力进步所挣来的,而且六班长以及其他班长骨干所认同的,也并非所谓的“中心”,而是实实在在的过硬能力素质和良好精神状态。
也就是说,其实能力才是“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