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见微信“支付”上有红点。点开后才发现,微信钱包里还有一百多元钱未及时转入到零钱通。
说起这零钱通,我直到去年才犹豫开通,今天也才看清收益已积到七十元。
我这财商一直令家人堪忧,没数字概念,也不钻研诸如利息、复利这些名词概念,是熟人圈中有名的迷糊。去年一年未用工行信用卡刷卡,导致正卡和副卡被扣年费合计好几十元。
只是在商业气息浓郁的氛围里浸淫三十来年,对身边熟人的理财模式还是耳熟能详。
概括起来,他们的运作模式代表事物的两翼,折射了当代人理财观念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迭代更新。
前者以工资为理财主角,精打细算,可谓传统理财的教科书级别。
买菜可以只买一根葱,买一条鱼可以做四道菜:鱼头汤、熏鱼、鱼丸子和清炖鱼。
一块布料当然能承包下一家三口的衣服:丈夫的西装背心,妻子的裙子和女儿的外套。
我见书就想买,十元钱的瑜伽书,眼都不眨,立即买下,还觉得书太便宜。当看到熟人犹豫再三,盘算好久,最终还是放弃买这书,当时我实在难以理解。
当然在几年后,看到熟人的三层独立别墅,拥有前后两院子的本城豪宅时,这才醒悟我与对方的距离不是一点两点。
熟人在完成原始资金积累的路上“节流”做到了极致,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能这样理财,肯定会有盈余,小有所获。
后者理财不会在工资上如此锱铢必较,而是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炒股,也熟悉银行各种规则。只要能用信用卡,肯定不会用现金付账。
后者会亲自种菜,善于“开源”,不会浪费现金。
人家对股市涨跌毫不在意,记得后者当时一句话刷新了我的金钱观:“以前亏的几万元,现在不又涨回来了,还有盈余。”谈笑间,钱来钱去,视如探囊取物。
别人买房得动用公积金,而后者则用全款一次付清,那可是三十多万。
可能大家会猜测是不是有灰色收入,不,只是炒股和兼职所得。
这还没完,后者有件事让我多次作为经典案例讲给学生听,以此来印证“知识就是力量”,因为后者买房后发现有一处瑕疵(钢筋头露出墙面,涂了两次涂料后依旧能看到钢筋,但不影响居住),在与开发商协商无果后,人家一纸反应到市质量检测部门,最后开发商赔付给后者一万八千元,等于间接降低了购房成本。
至于后者在京城邻近城市买房,用时间(高铁)换取空间(一小时通勤时间的距离),为孩子将来在一线城市立足打好前站,我的熟人圈很多人都这样做,我就不在此津津乐道。
后者在我眼中是理财导师。有一次我与后者乘坐公交,路过某条街,人家指着某建筑说这是一亲戚开发。我还没反应过来,车又拐弯前行,“那家便民菜市场也是他开发。”我瞪大了眼睛,还没喘口气,车又经过一住宅小区,“这也是他开发的。”
天哪!这些年叱咤风云的精英和老总,我也时有耳闻,但拿下这条街的开发权,其眼界、魄力和见识绝对不是等闲之辈。怪不得后者如此大气,说起金融和房产来头头是道,判断分析力始终高出我们一筹。
再次回到事物的两翼说事。
前者抓小钱是行家里手,手不攥紧,不会积攒,手中无钱,无法施展身手。
后者熟悉规则,一眼看透本质,抓大放小,运用智慧和知识,生财有道。
前者懂经济,有点用力过猛,过于注重金钱本身,加上结交的人过于普通,后劲不足。之后异地买房,眼光和格局有限。
后者本来学文,工作后才转学金融,与时俱进,心胸开阔,善于从书本、亲友和网络里取百家之长,我亲眼见证了后者的蜕变成长。
无法比较孰优孰劣,起步时可以学前者盘活手中的每一个小钱,在成长阶段我必然学后者,至少在时间管理、胸襟、格局和眼界上,我也会让自己无形升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