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我们的家也迎来了又一个年度大扫除,请家政公司帮忙擦亮了家里每一扇窗户,清洁了大大小小的卧室,厨房,卫生间,最后剩下一个地方却只能自己清理:储藏室。储藏室坐落在家中一个狭长,见不到阳光的角落,平日打扫卫生也常常被忽略。可家里一旦产生了暂时不用,不知如何处置,感觉多余的物品时,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这个空间。
怀着一种不太情愿的心情,我推开了储藏室的门,迎面扑来一股浓浓的灰尘味和不可言状的老旧陈物味。我皱了皱眉,抬眼审视架子上摆放还算齐整的各式物品,大幅小幅的纪念照,被嫌弃的多功能小家电,五颜六色的塑料包装袋,若干年未打开过的生日小礼品,高高一堆厚厚的相册,多余的厨具餐具,这小小的储藏室肚量可真够大呀,居然容纳了这许多东西。一排排实实在在的物品,一个个紧挨着,密不透风,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怪不得我不喜欢进这间屋子了。看着眼前的杂物,想起很久以前读过的一本叫《断舍离》的小书,作者山下英子谆谆告诫人们:“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这是多么诚挚中肯的话语啊!回望我两年前的生命状态,我猛然意识到,我心中也有一个被当做储藏室的,同样没有阳光照射的角落,我已经忽略清理维护它很多年了。
从小到大几十年了,我习惯性地把自己遭遇过的所有悲伤委屈,恐惧无奈,担忧执着,内疚自责,全都一股脑的不分青红皂白的随意丢弃在那里,任其野蛮生长。直到有一天再也堆不下了,那摊混乱的淤泥要溢出来了,我才懵懵懂懂地开始察觉,是时候把这摊混乱清除出去了。它们仿佛一潭沉重凝滞的死水,在我小小的身体里散发着腐败陈旧的气味,悄悄吞噬着我对生命的热情。而我竟无知觉的背负了它们这么多年。我的情绪频繁地被他们的阴影笼罩,我的生命能量一天天的被消耗,直到变得很脆弱。我还要再容忍下去吗?还没到该做出改变的时候吗?!
眼泪不知何时悄悄滴落。我再次看定眼前的物品,是该整理了。巨幅的年轻时候的照片,曾经很美好,但现在的我已然变了模样,细小的眼纹是生命历练后的印记,新生的白发是经过时光洗礼留下的礼物,我愿意接受它们,欣赏它们。那些陈年的生日小礼物,已表达过亲朋好友的爱意和祝福,我可以送给喜欢它们的小朋友了。多功能小家电,当然也早已发挥过它们的作用,现在退休可以被安心回收了。当我一样样,一件件的把它们搬离货架的瞬间,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空出了。此时的货架物品不再挤挤挨挨,有间隙了,宽松了,在灯光的照射下,留下的物品也闪闪发亮。去到客厅,把茶几上的粉红色腊梅剪下一枝,插入一个小陶罐,今天储藏室也要有鲜花,也要有芬芳的香气,我会敞开门,记得每天来这里浇水。
走出储藏室,看到窗外阳光依旧,心里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这就是给心灵拂去尘埃的感觉吗?那曾经凝聚死水的地方,如今重新蓄满了一池充满活力的清澈纯净的水。这才是生命流动的水,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会用心珍惜维护好这个属于我的生命储藏室。
老师点评
亲爱的Ling: 这是最完整的一篇文章了,写得很圆融,真的是跟着课程的脚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着,到了最后一次,写得很饱满了呢!特别是在整理的时候观想到自己的内在,知道应该从外部环境的脏乱差结合心灵层面的脏乱差,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深刻了,特别对应了题目,更加有深意。这一次的题目取得极好,如果没有这题目呀,文章还没这么有深意呢。可见,题目字少,却可以有很大的作用。整理的任务应该是每个人熟悉又不熟悉的领域,熟悉是因为我们其实每天都需要整理,不熟悉是因为我们知道每天要整理却不是每天都做。当我们去做了,肯定会有一些触动的,这就有东西可写了。其实课程里的这些任务,都是我们生活里的事件,只是在我们没有写作意识之前不知道这些事情是可以拿来写文章的。这一篇文章作为读者的阅读感受很好,能够把一个话题说得完整,也能让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如果能在剖析自己心境的那一段能够举一个具体事例,那就更好了。其中的引用也非常恰当,一些名言警句有借他人之口说话的效果,会把文章的格局、深度拉高,这样文章就有看头了。这就是来源于平时的阅读积累了。嗯,谢谢你完满地完成了所有的写作练习。希望日后你能够保持书写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