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父母班的笔记

上父母班的笔记

作者: 我心我愿秀 | 来源:发表于2023-07-29 16:48 被阅读0次

1、《太乙金华宗旨》吕洞宾写的,讲解“集体无意识”、“良知”。有外国人翻译成《金花的秘密》,用来进行心理疗愈。

2、让我们不爽的并不是外在的事物,让我们生气的也并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自身,是我们意识不到的种子没有被清理。

3、观照(知道会自动发生、不动任何的念头)、寂照(镜子、仅仅是知道)、格物。

所言格物者。

格:如格斗。

物:即烦恼妄想。亦即俗所谓人欲也。与烦恼妄想之人。

妄:虚假的。

想:把假的当成真的。

与烦恼妄想之人欲战,必具一番刚决不怯之志,方有实效。否则心随物转,何能格物?

致者,推极而扩充之谓(无所不在)。

知,即吾人本具爱亲敬兄之良知。非由教由学而始有也。知、觉、菩提、布达哈、普陀。需要自己认真观察才行。从对方身上解决,都是无解。

站在小我的角度,仅仅是知道,不判断,不分别。知道本身就是处理。先觉知起来就好。做不到的时候,要进行心的练习。

知道着,就仅仅是知道着。知道,不具备任何属性,但可以呈现任何属性。

不恃学而能。从兹随物所转,或致并此爱亲敬。

无善无恶,心之体。

(随缘消旧业,不更造新殃。)

至人(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选自《庄子》

然常人于日用之中,不加省察检点(看见)。

尚望其推极此良知,以遍应万事,涵养自心乎!活成知。

今先从格物致知。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观心一法。

去人欲,存天理。修行,多会都是感觉对的。

从感觉入手,进入“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对结果零期待。

你遇到的,都是你该遇到的,都是与你有缘的。

4、自卑的本质是恐惧。自卑是修行最难过的第一关。自卑会存在无力感,存在匮乏感,处理完这些,才会过关。

如果自卑,恐惧感就会出现,我们要勇敢地迎上去,看着它,体验着它。如果选择对抗,就是不接受。而所有的改变都是从接受开始的。所以可以逆来顺受,重业轻报。要悦纳、全然地接受自卑这件事。

《原生家庭》

性格缺陷

对孩子打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永远不再因为这件事而挨打。

我的问题来自我的父母,但解决问题只有回到自己身上。

哪里难受,就意味着哪里有缺陷。

5、应祖大师

王伯安:王阳明

6、能量高感觉就好。能量低,感觉就不好。感觉是最高的境界

7、人心惟(只有)危(危险),道心惟微(抓不住的小),惟精惟一,代执厥中。

8、书籍《快乐的本质》

9、强恕(如心)而行

10、子华子:诸子百家的老师

11、斛满,人概之,人满,神概之,此良言也。

12、人生就是在解决感觉。

如果有这种条件,我就能幸福。

我们要搞清楚目的,人生就会过得很轻松。

分清楚自己做事的手段和目的。挣钱只是你的生存手段之一。

用方法,不执着方法。

道:最基本的规律

世界:从里到外看

生命:从外到里看

德:按照规律呈现出来的做法。不受任何力量所左右,自发的这个东西。

良知、知、觉、道

表现出来的动作——德

八德:孝、仁、忠信、礼义廉耻。

每个人本有的东西。

耻:自动地觉得不应该。

昧了良心、良知。耻之于人大矣。

道德、知道、道理其中的"道"都是规律。

人生的目标:实现幸福感

天命之谓性(本体),率(跟随、顺从)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选自《中庸》

孔孟之道

不断和本体合一:知行合一。

传统家教的几个特点

一、关注生命

(万物都有)爱护一切生命,和这个世界是有交流的。有感觉的

关注体验。

对感觉有感觉——有力量。对感觉没有感觉——麻木

良知自动有仁的功能。

知道

尊重感觉

感觉的沟通

如你与孩子的沟通,只是需要一个来自父亲的肯定

但作为父亲担心:我怕他骄傲。

我怕———需要父亲去解决

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没有看见怎么解决?

疗愈自己、修复自己。

二、注重纲常

三纲五常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伦:人际关系

夫妻、父子、兄弟、君臣、朋友

夫妇有别:工作属性不一样、定位不一样。

丈夫:立身行道。

妻子:相(辅佐)夫教子。贤内助。

教:言传(讲道理)身教(做榜样)

身教大于言传。

做到别人佩服你,就是度他了。

父子有亲

父母看见孩子亲,孩子看见父母也亲。

没有收到亲,收到的都是要求。

手段和目的不再一起。

易子而教

爱欲(匮乏感)

慈、孝、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没有对立面,慈悲心才能出来。

五、习惯养成

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社交习惯。

仁者。

礼仪、

“家教学校礼”里有:童子仪容礼、父母礼、夫妻日常礼、老人礼、入学礼、读书写字礼。

“社会交往礼”里有:出行有礼、见面之礼、访人做客礼、接待客人礼、公共场所礼、旅游礼、馈赠礼、交友礼、服务礼。

“生活日常礼”里有:餐饮礼、生活细节礼、称呼礼、礼貌用词、电话礼、敬茶礼、安全教育礼、卫生礼。

"婚丧庆吊礼"里有:诞生礼、开笔礼、冠礼、筚礼、婚姻六礼、婚礼延续、丧礼、祭祀。

礼节、情商问题。吃饭推让两个回合就可以了。

六、文化自信

身体体检,采用的是动态指标,你说它正常还是不正常?应用在生活里面。

真正的文化自信需要反复地学习。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学了文,就会发生变化。心态上的变化。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心。

以手指月,

(一)、家庭教育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完善、生活习惯的基础。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影响孩子。

孔子、礼崩乐坏、克己复礼。

超越自我

(二)、学校教育。主要注重知识和技能。

(三)、社会教育。

(四)、其他教育。如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国学教育。

我们传统文化的大纲是:重伦常、亲经典、重体验、亲自然。

重伦常:清晰成员定位,融洽社会关系,情商赢得人生,心态赢得未来。

1、做父母就是做父母,不能说跟孩子处的和哥们一样。

2、必须进行孝的教育,必须磕头。根上有问题,只解决枝梢,是不可以的。

亲经典:经典指导生活,知书处世明礼,文化成就自信。自信造就成功。

重体验:美育陶冶情操,关注情感体验,艺术滋润生命,点亮阳光心态。

1、感觉最深层次的是觉知。

2、体验里有感觉。如学习美术要看一些有气韵的作品。艺术作品是保护感觉的。

3、任何知识都比不上体验。涉及到感觉才能改。

知识理论用不到自己身上,就是不究竟的,就是假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心上的问题。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

人不能太自大,要懂得接受和融入。

放下不是概念,而是要做的功课。非要觉得自己生活苦,那就是真的苦。

亲自然:参赞天地自然,拓宽心量格局,热爱美好生命,重视共性个性。

先有共性,后有个性。

回归传统家教,建设幸福家庭。

传统文化的十三个板块

1、

2、情商训练

A:情绪:居家、处世、单位、社交、治家、威仪、立志、名实(名声和实在的物品)、养生(存道之具,载道之器)、其他

B:伦常类。与父母、配偶、公婆、孩子、孙子、社会上有亲戚、同事、朋友、商务(客户)、初识。

3、经典及诵读应用性、知识性、文化性。

分为实用性和储备性,实用性的有:儿童:《弟子规》《百家姓》《笠翁对韵》《声律启蒙》《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增广贤文》《菜根谭》

家长《小儿语》《小儿语续》《呻吟语》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了凡四训》《望闻问切》《传心修道》《黄帝内经》《传习录》《道德经》

(京剧、服饰、建筑、诗词)

是基础,是原材料。

储备性的有:

中医:诊断、常识{身体(皮肤血管、骨骼、脏器)}、药食(葱、姜、米、厨房里的中药)、医法(刮痧、艾灸、针砭、拔罐)、常见疾病应对。

4、游戏

功能属性:文化性、疗愈性、德育性。

身体(平衡感、运动感)、人格(品质、意志)、益智、社会

5、故事:远古神话、经典童话、寓言故事、名人传记

6、文化欣赏

绘画、音乐、建筑、手工、歌谣、文学、戏剧、舞蹈

7、节日:节气、传统节日、节日、纪念日、

8、六感   感统训练

9、科学

自然环境、生活现象、小小实验、科学常识、趣味数学。

10、手工

11、家务,做家务:洒扫职责

意义、洒扫、收纳、烹饪

12、农耕园艺   满足孩子的田园梦,可以看到生命的生长过程。

13、心力训练

情绪观察、静心、书法、禅舞。

相关文章

  • 你有陪娃上补习班吗?

    现在的娃,和我们哪时候可不一样。 上完了学校的课,还得上补习班。 上补习班不说,父母还得认真听,认真作笔记。 都说...

  • 19357233:不同就是不同

    前天父母课堂,今天收到父母课堂的感受,两个班的差距的确非常大。 一个班只交了三个,而且完全没有感受,只是课堂笔记。...

  • 孩子到底该不该上兴趣班?上了兴趣班不能坚持怎么办?

    孩子上兴趣班 问题是这样的,孩子到底有没有必要上兴趣班?孩子上兴趣班到底是父母宏观调控好呢,还是孩子主导?另外,上...

  • 上背部专题班笔记

    拜日系列,脚跟找臀跳,臀部停留几秒,三角下方是三角肌向后,上方手腕收紧,侧角伸展手肘收紧,半月下方是手腕上方是三角...

  • 我的孩子要不要上辅导班

    孩子要不要上辅导班?要上什么样的辅导班?要什么时间开始上辅导班?要上多少个班?一直是困扰父母尤其是妈妈们的一...

  •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投资”

    每到下课或周末,很多父母就忙着奔波于接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或兴趣班。其中,有些父母认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不早...

  • 语言智能绘本推荐

    绘本阅读指导师认证班21天心得笔记Day4 ❤️很多看过《父母的语言》或者听樊登解读《父母的语言》都知道三年三千万...

  • 第79季:孩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怎么办?

    孩子上幼儿园后,做父母的如果没有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似乎都不算是合格的父母。上了兴趣班的孩子,往往刚一开始,都是兴...

  • 学习《父母的语言》心得

    作为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我们常见的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不同,《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对关于“赢在起...

  • 早教第一步:了解大脑

    作为现在的父母,应该都听说过早教,各种各样的早教班随处可见。有的父母可能会焦虑我应该给孩子上早教班吗? 要回答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父母班的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lj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