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监考,上午第二场是历史,开卷考试,孩子们是很喜欢开卷考试的,似乎充满了莫名的新奇,我猜,可能是对一劳永逸的期待吧。他们早早儿地把各种资料摊在桌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一场考试下来,让我不禁想起《孟子》中“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来。当然这里需要加上引号,因为它的意思比句子本身的意思可能稍微有些出入。
答题铃响,考场失了往日的宁静,到处是胡啦啦的翻页声,好不热闹。看这架势,我友情提醒:开卷考试的秘诀是大概率还是记在脑子里的吧。可是,孩子们对开卷考试充满了各种期待,友情提示淹没在争先恐后的翻页声中,他们的脸上呈现出势在必得的闪光感期待。个别较理智的同学在静心做选择题,难能可贵!
大概过了两刻钟,再看一部分同学已经在写历史小作文了,瞄到一位的同学的题目“中国的发展”,孤零零一个题目,没有正文,他在翻书?!
又过了一会儿,抬眼看见一个男生,脸上现出迷茫的神色,面前的小作文是空白的,他的右手无目的地乱翻着厚厚的资料书,貌似是在为找不到答案而苦恼。愣了一会儿,他望望四周,唉………,重重的叹息声,包含着些生无可恋的意思。
不知不觉,离考试结束还有6分钟。我提醒未完成题目的要抓紧时间了,话音刚落,“啊!这么快!”“我的天呐,还没写上呢!”“完了,完了…”一阵骚动,慌乱起来,有的赶快找到还空着的地方,可能想要“蒙”上一通;有的加快手上的动作,哗哗哗的声音不绝于耳;有的一声叹息,似乎是打算放弃了吧。
答题卡收上来,不乏残缺不全的答案。果然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啊!这考试考得应该不是谁翻书翻得快,还是在考谁的脑袋快,谁的条理强,谁的思维有体系吧,只依靠书,怕是不行的,那样岂不是还不如“无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