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元宵节还有两天就来到了,2021这个年就算过完了。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经历了2020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春节仍少了许多年的味道,人们的心境也变化了不少。
我生长在淮南,淮南地处长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俗语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当然指的是我们淮南的美食小吃了。今天就不給大家介绍了。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剪了一个很萌的蘑菇头,过年穿着妈妈给我做的立领花边小褂子,曾有人看到我,就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淮南人,他们说不像,倒像是上海人。我哈哈大笑起来。其实说我们淮南人还真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在南方人眼里我们是北方人,在北方人眼里我们是南方人。像不像是一个绕口令。如今随着年龄增长,时常会想起儿时记忆,回忆的内容也更丰富深刻。尤其是过年,儿时过年情景犹如在眼前,和父母在一起,简单而温暖的家的烟火气还时常萦绕在我的眼前。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街小巷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和热闹的景象,街坊邻居的小孩们一到过年就出来放炮、放烟花,你追我赶像放风一样,一脸的天真无邪。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
一是过年前的景象。小时候,我家住在单位楼房里,住一楼,有个小院子,那里有一些和我年龄相仿的邻居孩子,他们经常会找我和弟弟出来一起玩。每到过年前期,大人们都开始腌制猪肉,鸡鸭之类的卤菜,还有灌香肠。过年前,你就会看到家家户户阳台上,窗户上玲琅满目,都挂满了腌制的鸡鸭鱼肉菜的。那时候,灌香肠都是自己在家灌,我记得我父亲会买来一些小肠皮,放在碱水里泡一泡,买来鲜肉,这个肉🥩不能全买瘦的,要肥瘦搭配,一般我父亲会买前胛肉,剁成小块,放些酱油,料酒,盐拌好,稍微腌制会儿,放在一个大盆里就开始灌了。这个灌香肠也是讲究技术的,稍不注意小肠皮就会破,所以我看到我父亲在灌的时候都会用手把一块块肉往下压,捋一捋小肠皮,一节一节往下面按紧灌,然后打个结,再接着灌。当时,我们就会在旁边看着,那时觉得挺好玩的,这些场景是每年过年前我们家里都能看到的。而且我们还特别喜欢父亲腌制卤的这些菜,也喜欢这种家的味道。
还有过年前我们家会炸、蒸一些东西,这就要说到母亲的手艺了。母亲会炸鱼、炸蕉叶、炸圆子,还有做面圆子。小时候的我们没有太多零食,炸蕉叶我是最期盼的,也是最喜欢吃的,有闲的,甜的,咬一口酥脆喷香,是我们儿时过年必不可少的零食。
这里我来分享一下母亲炸蕉叶的做法:
先和好面,擀成一张大面皮,撒上黑芝麻,切成大小均等的小长方形状,等油热了把这些小面皮放至油锅炸,炸成金黄色,出锅放在漏勺里几分钟就可以吃了。
还有就是过年不能少了蒸馒头,蒸糕和包包子。我听我父亲说他们有祖传的蒸糕手艺。父亲蒸的糕,花样很多,有枣山糕,有层层糕,蒸的糕有的是和红枣搭配的,说到层层糕,就是一层一层里有撒的炒好的芝麻糖,特别香甜可口。蒸过后还会給这些糕点上小红点,我记得父亲会把筷子劈成四瓣,点上嫣红,就像是一朵朵小梅花,父亲说这蒸糕寓意着来年一家人步步高升、生活甜甜美美。
二是过年当然少不了包饺子,吃饺子🥟。每年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的,擀面皮的,调馅的,包饺子,每个人都分工协作,一会儿饺子🥟就包好了。我就在那时候学会了包包子、包饺子。想想都开心。吃饺子,我们家一般都是大年初一一早,父亲就会给我们端来一碗热乎乎的饺子和饺子汤,我们都沉浸在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意中。到了年里,吃饺子,也会在饭桌上,父亲招待亲戚朋友时,也会上一盘香喷喷的饺子,他还边吃边说到:饺子就酒,越吃越有。呵呵,儿时过年的每一个场景都会让我记忆犹新。
三是过年祭拜长辈。因为爷爷奶奶去世比较早,所以每年父亲他们都会把爷爷奶奶画像放在大柜子上面,摆上好吃的东西,每次吃饭前都会咕噜几句,我们才开吃。我们知道父亲的这些举动是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要孝顺长辈。
四是过年里穿新衣,走亲访友。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当时商店里物质比较匮乏,母亲每年都会扯块花布,到裁缝铺里,让他们给我做花边花褂子,当时没有羽绒服,都穿大人做的袄子,只有到了年,花褂子就蒙在袄子外面穿了。记得大年初一会起的早早的,扎上小辫,穿上新衣服,之后就是走亲访友了。我记得我们家里一到过年就非常热闹,父亲母亲都会热情准备一桌菜,招待亲戚朋友。这也体现了他们好客,热情,都有一种舍得付出的情怀。所以我们家人的性格也是非常热情大方,这也是源于父亲母亲平时为人影响吧!
五就是在元宵节,正月十五那天,我们都会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会吃上自己包的黑芝麻馅的元宵。吃饭前,大人们要放最后一挂鞭炮,预示着这个年就这样结束了。点炮是大人们的专利,我们小孩们都会在一旁捂着耳朵,噼里啪啦一声声的鞭炮声伴随着我们的叫喊声,开饭了。随后我们就开始围在桌边一家人开始吃饭了。吃完饭后,就会看到我们这些小屁孩们急不可耐地跑出去放炮、放烟花,打灯笼串门玩。我记得,我们有放地老鼠的,有放冲天炮的,有玩摔炮的,还有放飞蝴蝶炮的,烟火缭绕中映照着我们这些孩子们童真欢乐的笑容。接着放完炮后,我们这些小孩们排成队就开始打灯笼玩,打灯笼时,嘴里还会念着一首儿歌,打灯笼,找舅母,之后不记得了。反正就是能感受小孩们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如今,这样的笑声和快乐感渐渐少了很多,在大多数孩子身上都看不到了。现在的孩子只要一放下筷子,就抱着手机打游戏玩等等。
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习俗,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畏,也是爱国爱家一种情怀的熏陶。希望这些传统文化习俗多回归到现在,让如今的孩子们童年乐趣多一些。
2021.2.24日早10:00写于淮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