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两周后,爷爷突然晕倒120送去医院,老公得到消息时,我和女儿正在玩拼音游戏。他走过来看我们正在忙活,没有打扰就回了自己的房间。开始考虑去医院陪护的事,只是按常规思路,现在疫情居家,门都不能出,去医院社区是什么政策,得要了解一下才能做计划呀!一咨询,果然有去无回。尽可能杜绝接触外界。只能婆婆在医院里盯着,辛苦她大热天整个晚上只能坐在铁椅子上,而且所有急救病房的家属都集中在这一间房子里,空气质量那是可想而知。还有洁癖婆婆不能洗澡换衣服的不便,而且也不能见到公公,只能等着24小时紧急通知。难受的是什么都做不了,没有成就感和存在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女儿在三天后突然不想动弹,还有呕吐症状,猜测是肠胃感冒了!不舒服就睡觉,让人和肠胃好好休息,午后明显感觉体温升高,催促志愿者帮忙买药,可是吃药也是困难挑战六个药片一片片进去,吐出来,水喝了两大杯,各种鼓励,口干舌燥也没有成功,女儿害怕,抗拒。第二天早上六点感觉还是不舒服,主动要求吃药,跨越千难万险终于歪打正着吞进一粒药片,一切都在好转。
当婆婆得知此事,立刻就说油炸食品少吃,的确前几天做了红薯丸子,红薯饼都是油炸的,担心太油腻还炕了饼子,说起绿豆粥,立刻就说孩子少吃,太寒凉。虽说没有直接说明是这些原因导致孩子生病,但在此时科普不就是指责食物惹祸吗?心理瞬间不悦,情绪立刻低落下去,不想再多交流。同时也立刻察觉到这点小心思,为什么不接受婆婆的话语呢?还是完美主意的自我不能接受批评,也是自我价值感极低的表现。反省自己之后,孩子生病了,不是任何人有意为之,属于成长中的必经之路,难免发生,如何平静应对即可,此时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应对让孩子好转,可是婆婆的一番总结把我拉回过去的失误,一定要找一个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现在孩子生病,看似是在总结失误,但怎么想都是得有人背锅。孩子生病了,一定跟饮食,睡眠,压力,雪糕各个方面综合结果,自己也能找到原因,内心没有愧疚,已经发生,应对即可,可是一番总结,提醒我应该担责,产生愧疚感,负罪感,就让人不悦,这不是拉低自己的能量吗?我的速速逃离。
两种思维,过去,未来;找出罪魁祸首,放眼未来发展;担心愧疚,平静应对;大事,平常事。我无意改变婆婆,也不是批评,更不是要对错,只是反省自己为什么认为这是批评,为什么不接受这种谈话方式。我的潜意识还是在对号入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