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义乌之行随着下上万高速通道而结束。
52个小时前,我裹着羽绒服下了车。或许是习惯了车内的暖气,攸忽下车时迎面的冷风让我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过去的那么多年,请原谅我没有去深入了解这个已经走入国际级的县级市。
我想象中的义乌
很小的时候看到的义乌人是挑着货郎担,摇着拨郎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牙膏壳换针线脑的;意识中的义乌只是琳琅满目的、堆满五颜六色货品的杂乱货架,操着浓重口音的当地老板,斜挎着黑色背包的南来北往批发商人,还有每个货铺前讨价还价的声音。。。。。
30年前的义乌
30多年前,义乌还是属于“鸡毛换糖”的年代。当时的义乌是浙江中部一个贫困的农业小县,人多地少,资源贫乏。这里的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习惯,“鸡毛换糖”是义乌货郎们传统的谋生手段。农闲时,义乌货郎们便摇起拨浪鼓,挑着装满敲糖的箩筐,行走在浙江及其周边省份的城乡换取鸡毛和牙膏皮等废品,回家后再把换来的鸡毛当作农田的肥料,或制成掸子卖给供销社,牙膏皮等则卖给废品回收站。
走进现在的义乌
初次踏入陌生城市的生疏感被热情朋友的接待稀释了少许。精致而充满味蕾的晚餐,舒适温暖的夜眠让我有点迫不及待想了解这座神秘的城市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朋友的带领下,驱车前往义乌小商品市场第五区针织品市场。迎面走来两个外国人,我忍不住上前打了个招呼“How are your?”,“你好!我们来自乌兹别克,很高兴见到你。"
我伸出的手被热情的握住,乌兹别克姑娘一口流利的国语引来了周围朋友对我善意的调侃,“群子,要不要再来两句英语?”
“走吧,那边的床上用品很多,我们先过去看看,回头见!”,小秦拉着我和两位乌兹别克姑娘道别。
走进贴着生意兴隆,诚信待客的店铺,热情的店家端来了上好的龙井茶,店里小妹正在用流利的英语和四、五个黑人朋友洽谈价格,介绍货品质量。
一个上午的市场走访,遇见最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或是背着双肩包随意穿着的黑人姑娘,或是英俊的巴西小伙子,还有穿着皮夹克的马来西来中年男子,戴着头巾的阿富汗人,其间当然还有一两位披着面纱、体态苗条的阿拉伯女子飘进你的眼帘。他们大部分都在愉快的和店主侃着商品,讨价还价成交一笔笔生意,把这些货物漂洋过海带到世界各地。有些店家主人甚至还雇了外国小伙和姑娘,更方便国际生意交流。
两天的时间弹指即过,我们也带着各个商家的热情满载而归。彼此加了微信,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有了更方便的交流。
多年前“鸡毛换糖”的坚持,终是由于政策和时代的进步迈向了国际。“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文明的义乌市代名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