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领袖与蝴蝶

作者: 何木_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20:58 被阅读0次

    “那是一九七三年的四月七号,成都有雾——她记得。”

    严歌苓的小说结束于刘峰仓促潦草的葬礼,最后何小曼的这一句“记得”,似乎只是不痛不痒砸了一下。原来在历史的洪流中,人的一生竟可以这样起伏波折,又这样无关紧要。

    但这种避无可避的悲剧色彩,到了电影中,却被更多笼罩在了怀旧的温情滤镜下。这样的处理,让影片的批判性带着些许暧昧与不彻底,算是本片遗憾之一。

    不过整体而言,芳华依然是部值得一看的作品。

    电影为情节发展界定了两个主要空间——文工团,与后半段的战场。这样的安排,看起来像是让前后主题产生了割裂感,但绝对的中心空间,无疑属于文工团。

    冯小刚所呈现的文工团,撇去那些符号化的布景,其实更像一个封闭的乌托邦。这里属于色彩靓丽的男生女生,属于永远苛刻的老师,属于纵身跃入的夏日泳池,属于热闹拥挤的大食堂,属于暗地里拧着劲儿的宿舍。

    这里属于那个时代,也属于今天。

    尽管文工团带着那么明确的时代性,却被这样的安排模糊掉了。

    这一处理,也许是出于吸引年轻观众的考虑。因为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无数团体中看到被排挤的何小萍,看到被所有人认识但不重视的刘峰,看到有着天生优越感的郝淑雯,看到善于利用自己美貌的林丁丁,以及善良但也懦弱的萧穗子。

    在这个封闭空间中,每个人都有共同的身份——文工团的一员。他们一样训练一样去澡堂,一样吃大锅饭,一样穿军装,但出身的不同,注定这个相同的身份维系的只是表面的平等。

    可悲的是,这样的道理文工团中的每个人都懂,但新来的何小萍不懂,活雷锋刘峰不想懂。

    从未得到过爱与尊重的何小萍,满心欢喜地以为文工团会掀开她人生美好的新篇章。只不过从军装事件开始,这个梦注定要以无比残酷的方式醒来。

    那身没能及时领到的军装,从一开始就把她划在了这个集体之外。她的存在变成了原罪,一切都是错的,一切都是笑柄。在文工团的何小萍,经历了理想主义的彻底幻灭,而这最后一根稻草,来自从神坛跌入尘土的刘峰。

    刘峰太好了。他看起来和每个人都很熟,也对每个人都很好。

    但他对林丁丁特别好。

    只是这种特别的好,在他活雷锋的光环下,被林丁丁理所当然地忽视了。这个无私得不像人的刘峰,在林丁丁眼里从来都是扁平的,就像那些写在歌里的英雄,她可以歌唱他们,但绝不会爱上他们。

    刘峰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傻子。他当然知道木匠的儿子和上海的娇小姐之间有着怎样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然明白绕在林丁丁身边的干事医生打的什么主意。他买不起亨得利手表,搞不到橘子罐头,只有一双会挑血泡打沙发的手,偶尔会获得女神林丁丁短暂的注目。

    但音乐是平等的。邓丽君不止属于朦胧的红布下围在一起的高干子弟,也属于在女生宿舍里等待林丁丁的刘峰。那些歌唱进了刘峰的心里,让他的按捺多年的热血在一个深夜涌上脑门,他以为这是自己等待多年的机会,殊不知是命运给他开的一个巨大玩笑。

    从活雷锋到臭流氓,刘峰只用了一个拥抱。自此,他与何小萍一样,彻底被划在了文工团这个集体之外。

    不过,文工团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但那些时代烙印是根植其中无法抹除的。文工团的存在与消亡,又何尝不是暗合着领袖的更迭与精神桎梏的瓦解。

    文工团的所有戏份中,最喜欢的就是表现毛去世的那组镜头,够简洁,够有力,够震撼。那块缓缓落下的黑布绝对是神来之笔。1976,意味着一代人精神支柱的崩塌,却也预兆着崭新时代的即将到来。

    于是在文工团解散时,大家哭成一团,可在文工团解散前,却不少都削尖了脑袋想转业。分离的难过是真的,想要离开的心,也是真的。

    看电影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过去从未思考过,如今想了,也想不出所以然。当一个个萧穗子、何小萍都与亲人被迫分离,一个个父亲母亲都被批成牛鬼蛇神,他们为什么还会愿意将自己的一生芳华献给党?

    这个问题在看到后半段时,有了一些模糊的答案。但是依然无法说服自己。

    如果说冯小刚在文工团的塑造上满怀柔情,那么对于战争的描绘,则是在竭尽全力展现它的残酷与恐怖。

    后半段最喜欢的,除了何小萍的月下独舞,就是在那场战争戏之前,曾在战士肩上短暂停留的蝴蝶。

    虽然这只突然出现在行军队伍中的蝴蝶预示性太过明显,从它出现的那一刻,我就做好了下一秒踩上地雷的准备,可是这一段的镜头实在太过美好,让我不能不希望这种美好停留的久一些,再久一些。

    这种美好不是在技术层面,而是纯粹来自导演的人文关怀和对战争的反思。这只蝴蝶在队伍中不停穿梭时隐时现,让我想起阿甘正传中那片飞舞的羽毛。它不该出现在战场上,该出现在某个夏日的花田,停在一个少年的肩头。

    蝴蝶最终停在领头战士的肩头,身后的战士伸手去捉,蝴蝶却飞走了。

    一同飞走的,还有他们再也无法看到的和平年代。

    其实从何小萍下放到野战医院开始,冯小刚就毫不避讳地展现着战争的血腥与残忍,他干脆又猝不及防地将一个个被炸得血肉模糊的肢体摆在观众眼前,与对待文工团的态度截然不同。

    而在蝴蝶飞走之后,随着那声突如其来的枪响,电影在接下来的数分钟里紧绷着节奏,卯足了劲儿想要告诉观众,战争从来都不只是国家的博弈,还满葬着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也许是因为出乎意料,对电影的战争反思部分,反而比文工团的部分更加有共鸣,也更加喜欢。但无论是战场还是文工团,都是那个时代无法拆卸的部分。

    那个时代,有被黑布盖住的领袖,那个时代,有在战场上飞舞的蝴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芳华》:领袖与蝴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pn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