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带着这本书站在晋西北的土地与古城里,我感觉到很荣幸但更多的是快乐,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心流”涌动。作者张克群在我的这个小圈层并不为人所知,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高晓松的母亲这个角色。但这一次,她是张克群而被我所认识且钦佩。《树木与房子》不能用古建的专业书籍来刻板解读,当做一本可随时携带穿越时光进入历史建筑中的小故事书。是我童年时翻阅的小人书,情节动人语言简洁知识点又易懂,是我能深刻的记住的书。
当我拿着它站在应县木塔下,站在净土寺的九藻下,站在华严寺和善化寺前,那些飞檐斗拱,雀替脊兽,我看到了华严寺上中国现存最大的琉璃鸱吻,见到了寺前的双莲瓣柱础,也见到了童柱与大殿立柱。这本书其实只是中国古建的一部分知识,更多的是以北京古建为主。从树木入手,从柱础到立柱,从小树枝谈斗拱,又谈飞檐和庑殿式建筑,再谈到门与窗。
带一本书上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神农架陪伴我们的是天真的人类学家,去谈自然界的神秘,这本书又帮我去辨认每一栋建筑的构件,也改变了我很多偏狭的观点。比如以前我也曾认为大唐的建筑只有去日本,但了解之后才明白日本的所谓唐风建筑并不正统。只有中国大地上的古建才是中国的,尽管这次看的古建很多都是辽金建筑,然而当年历史遗留的风骨,现在站在面前仍然能感受到。
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感慨满胸无词可表。最后由张克群所书的一句话来结尾:“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感恩那些为传承中国文化精髓而奉献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