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①昨天朋友送了一些吃的,今天过了静置期,拿到了丰盛的食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62308/32b2529a62cea9dc.jpg)
②就算是封闭,也需要仪式感。今天有个同事过生日,大家都纷纷找出了自己所能找到的食物,为她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
③连续锻炼了四天,今天有点累了,就约人打了一场牌。
【思】
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回忆起来,全都是美好的回忆。
【学】
《写作脑科学》
【悟】
快速写出一篇文章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
1.名词与场景白描。
能将名词关联到名词是场景描述的基础。
所以,当你遇见一个作文题目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写句子。先想想关于这个主题(或者说场景),可以扩展出来其他什么名词。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训练,小学低年级,甚至学龄前的孩子也可以做。比如,我可以问他:说到“公园(海滩、沙漠)”可以联想到什么?
“公园”的联想词:秋千、花坛、喷泉、长廊、长凳子、草坪和滑梯等。
“海滩”的联想词:沙滩、海浪、海螺、沙堡、阳伞、游泳圈和冰激凌等。
“沙漠”的联想词:骆驼、沙漠狐、蝎子、沙尘暴和仙人掌等。
这种从名词到名词的联想训练可以帮助作者进行“广角收缩”:想到沙漠的一个场景,我可以想到下面要写什么,以及关于这个场景我可以描述什么。这就是场景描述的基础。
2.形容词与替换。
写完了名词,可能还需要加一些形容词才可以进行白描。
每个名词,只要能关联五六个形容词,就可以进行白描了。当然,这种白描不仅仅限于具体的名词,抽象的也可以。比如“文化”,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呢?可以用“古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汁原味”等,
搭配了形容词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近义词替换游戏。
3.引经据典与文章立意的水到渠成。
立意怎么迅速确定呢?简单地说,立意要靠古人。写字的积累在于读书,输出的积累在于输入。所以我们要看书,要背书,要背成语典故。
4.动词与画龙点睛。
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动词。人脑对动作特别敏感,动词是句子的眼,好的动词能恰如其分地把几个名词连起来。什么叫“好的动词”呢?就是越具体越好,越动态越好,越形象越好,因为这样能够帮助大脑更好地去“想象”动作。
5.把所有成果串联成段落。
使用这种搭梯子的建构方法形成一篇文章:名词—形容词—典故—动词—建构段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