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里有过一篇文章,讲的是纽约城下一小块文化聚居地——中国城。
作者说到,那里的中国人似乎都十分地客套,委婉,极尽之度,让作者都叹言。
突然想起,在中国本土的世俗教化中,仿佛这些也是被当做默化的教条的。
生意场上无尽无休的推杯换盏,远亲近邻屈指可数的活络套话,一针针哪一下是扎在了跟你我唱对手戏的人身上,
反倒不少时候是伤了最无力招架的孩子,最温柔可爱的心!
这些从小耳濡目染前一辈大人间,少有亲密关系的那些交谈的孩子,他们为人处世的思维模式和性格上的低度偏执,
有很大一部分的责任是源于社会里人人相处模式,以及习俗舆论下,所慢慢形成的不良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暗含着含蓄美的语言文化,发展到今时今日,多少都有些变质了。
圆桌派里,文道说他被一个工厂请去,做年会的终极抽奖的主持人,当被告知得奖人已被内定好,他需要配合完成摸奖流程后,文道当时拒绝了,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后来谈论此事时,也无奈当时的乖觉,可在面对这种事情时,
当真是在挣扎中把我们所有人单纯的喜悦的心情,和激动和幸福的时光给磨灭了。
我们都曾经是最不可欺的纯良青年,最后却被生活的残酷和社会的黑暗逼得走投无路,
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暗藏着心酸无奈,也流动着曾经难言的痛苦和挣扎吧!
只愿这般艰难的选择,少些给孩子,少些给那些善良的人儿吧!
网友评论